【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五年级下册《信息窗二(统计图的选择与应用)》教学素材.doc,共(8)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67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进一步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获得的信息和需要,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2.发展学生从数据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3.在统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体会统计表、条
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和优势,从而体会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描述数据。教学难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描述数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纸3份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做好思维铺垫【目标】:回顾学过的统计图表,区别特点和优势【活动设计】:课件出示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说说从中能看出哪些信息,在数据
分析基础上提炼出各类统计图表的优点,并板书,为后面合理选择统计知识解决问题做好知识上的准备。2【过程】: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在小学五年的学习中,我们已经陆续认识了各种统计图表,每种统计方式都有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你现在能辨别清楚吗?引导学生
逐个交流,说名称,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各自优点,同时课件出示让学生齐读,然后提炼出每种统计方式的优点的核心,完成下列板书。统计表:多少比较计算条形统计图:多少折线统计图:多少变化扇形统计图:部分和总数全部交流完毕,
出示四个统计图表,让学生观察对比,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较,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直观”,并板书。为让学生加深体会,课件出示上面的“两小队立定跳远成绩表”以及根据表中数据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统计图“直观”的特点。
小结,引出课题: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课的开始,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的主要统计知识,各类统计图表的优势,明确各类统计图表的适用范围,知道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样的统计方式,为接下
来的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二、合作探索,提出问题【目标】:根据信息窗提供的数据,提出能用统计知识解决的问题。3【活动设计】:分组合作,每组提供信息窗所列第27届~30届奥运会奖牌榜前四名统计表,让学生提出能用统计知
识解决的问题。【过程】:上一节课,我们运用扇形统计图描述了第30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各种项目获得金牌数情况,大家对奥运奖牌这个话题还感兴趣吗?那咱们就继续来研究。1.老师引领,提示思路:出示信息窗情境图,这是四届奥运会奖牌榜前四名的情况。你对哪个国家的奖牌
数最感兴趣?如果我想知道中国奥运代表团四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情况,可以选择哪种统计方式?让学生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你能不能也像这样,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来表达呢?2.小组合作,模仿研究(1)出示要求:①先观察四个统计表
,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②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能用统计图表来表达的问题。③把你们的问题写下来,并写明可以用什么统计方式来表达。④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种类多。(2)组长拿出1号作业纸:上面有信息窗上的四个统计表,让学生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3)小组分别研究,提出问题,师
巡视指导,时间2分钟。3.全班交流选几个小组进行交流,其他小组补充。交流的同学要说清楚提的问4题、选择的统计方式以及选择的理由,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他们提的问题和选择的统计方式合适吗?有质疑的并说的有道理
也能得到奖励。如果哪个小组有不同的问题,可以提出来。交流完毕,集体总结:咱班同学的问题意识很强,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了不起!大家提的问题不同,归结起来可以分为几类?大家看,全班同学思考的结果,分了四种类型:这些问题的侧重点是表示数量的多少,所以
大家选择的是(条形统计图)······4.老师也有四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大家看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方式来表达?说明理由。(1)中国代表团在第27—30届奥运会获得的奖牌情况,选择()来表示(2)第30届奥运会奖牌榜前四名的国家获得的金银牌情况,选择()来表示(3)第27—30届奥运会中美两
国金牌的变化情况,选择()来表示(4)第29届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银、铜牌数量与奖牌总数的关系,选择()来表示指名交流,完毕小结:刚才我们提了这么多问题,也选择了不同的统计方式,究竟咱们选择的统计方式是不是真的能
表达出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呢?下面我们亲自动手试试看。(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提供给学生合作探索的时间,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各种统计方式的优点做出选择,5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说清思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能力
、表达能力,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问题分类,进一步梳理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三、绘制图表,分析数据【目标】:完成相应统计图表,通过数据分析体会选择的合理性【活动设计】:每组一套作业纸,是上述四个问题的半
成品图表,组长分工,每人完成一项。完成后进行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作用。【过程】:1.每个小组一套半成品图表,小组长分工,每人完成一个。2.课件展示各统计图表,让学生对照订正,全班看图进行数据分析。从图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
息?我们所提出的问题从中能不能得到解决?(以此检验选择的合理性)3.小结:经历了上面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体会?学生可能回答:(1)三种统计图的优点(2)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统计方式来表达:要想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要想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可以用折线统
计图;要想表示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3)用统计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4)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对数据进行解释、判断和预测先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课件出示上面的知识点。让学生体会到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在数据分析中起很大
的作用。6(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让学生分工制作统计图表,在制作过程中体会每种统计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完成图表后通过进行数据分析,让学生体会选择的合理性,感受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统计方式来表达。从而启发学生要灵活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不断完善数学知识体系。)四、综合应用,解决问题(一)选一选(看问题选择相应统计方式)1.老师要对全校各班级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应选择()统计图。2.如果要反映我们每个家庭近十年来的收入变化情况,应选择()统计图。3.老师调查了一些
品牌的冰箱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果我想知道它们在市场的占有率,应选择()统计图。4.为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统计图。学生通过抓关键词语能够轻松解决。(二)选一选(看统计表选择统计图)出示生活问题:两个体重统计表,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现成的统计图。对比条形、折线两种统计图,让学生体会他们的优点,知道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是不同量的多少,可以看出谁多谁少,可以交换顺序;而折线统计图表达的是一个量在不同阶段的数量多少,能看出这个量的变化7趋势
,时间上是有顺序的,不能随意交换。(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分析表中数据,提出一个想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补充完成。让学生独立完成提出问题,选择统计图并完成统计图的过程,完成后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评价问题提的是否合理,选择的统计图是否合适,完成的统计图有没有问题等。如有时间可以进
行数据分析。小结:面对同一个统计表中的数据,我们关注的问题不同,选择的统计图也不一样。(四)欣赏图表,拓展视野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统计图,搜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统计图表,让学生欣赏,说说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告诉学
生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几种统计方式同时使用,这样在一幅统计图中就能直观反映出更多的信息。(设计意图:由浅入深,通过解决不同形式的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一步体会各
种统计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五、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六、课后作业课前交代学生,课堂上课堂表现的分值,由组长负责记录,每人次记1分,课后课代表统计本节课每组课堂表现得分情况,完成统计表,8各组
根据完成的统计表提出能用统计知识解决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统计方式来表达,下节课展示各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