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二年级下册《信息窗二(万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估算)》教学设计.doc,共(3)页,7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5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勤劳的小蜜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数学青岛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二年下第三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信息窗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旧知展开教学。设计中充
分利用“勤劳的小蜜蜂”这一情境,将教材内容进行展现,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自然引出“三位数笔算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这一新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两位数加减法相联系,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学情分析学
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对列竖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渗透数学思想,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探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
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2过程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4教学重点:掌握不进位、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5教学难点:理解笔算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
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
的自我建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且适当的应用良田讲课仪v3.02,电子计数器,微信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蜜蜂王宫,了解了小蜜蜂的勤劳,今天小蜜蜂又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二)温故知新,蓄势待发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预设:小蜜蜂们分成了4队去采蜜,一队320只去杏园,
二队210只去苹果园,三队86只去桃园,四队103只去梨园。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一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预设:生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生2:一队比二队少多少只小蜜蜂?生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师:要解决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
蜂?需要用到哪两个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320+210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320和210分别代表什么?小结:把几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设计意图:根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数学,通过让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式,说出算式中每个数所表达的意思,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一)选择学具,自主探究师:320+210应该等于多少呢?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也可以借助工具帮忙。学生操作。(二)组内交流,感悟算理师:以前我们也
学过加法计算,你能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道题吗?把你思考的过程跟你同位互相讲一讲同桌交流。(三)组间交流,理解算理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道题?(口算,计数器,竖式)预设:生1:口算:300+200=500;20+10=30;500+30=530为什么10与20相加(都是十位上的数)生2:拨
计数器小组上前面展示。出示电子计数器师:为什么2和3要拨在一起?1要和2拨在一起?学生回答。教师小结:2和3都是百位上的数,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生3:竖式320+210530师:3为什么要和2对齐?2为什么要和
1对齐?为什么要从右边算起?学生回答(录制学生交流的过程,发送微信小视频),进行评价学习。教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通常从个位算起。(四)方法优化,沟通联系师: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几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课件出示预设:列竖式,因为这样计算结果比较准确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发现有些题用竖式计算更简便,结果更准确。师:在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生:其实大家刚刚在拨计数器和口算的时候也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百
位上的数和百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说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五)巩固强化师:210+86又应该等于多少呢?你能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吗?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小老师用良田讲课仪v3.02进行讲解(六)迁移练习,尝试减法师:请你试着用列
竖式的方法解决“一队比二队少多少只小蜜蜂?”这个问题学生自主计算后,拍竖式照片,传微信,小老师讲解。(设计意图: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设计了此环节中的自主学习与同桌或小组合作,通过这两部分的教
学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会独立思考,会团结合作,在实践中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一)自主迁移,独立计算师: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习的算式,跟以前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预设:都是三位数的加减法。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师:在列竖式时,有什么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预设: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小结:只要掌握住了这个关键,相信所有的问题都难不倒你。不信?就让我们跟随着小蜜蜂们在采蜜的途中验证一下吧!四、联
系实际,灵活应用(一)基本练习师:前方发现一条小河,请你仔细地算一算,比一比谁能安全地飞过河。课件演示订正时每完成一题,小蜜蜂就飞到该片荷叶上。五、回顾反思,总结提升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
,你有什么收获?板书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小蜜蜂?320+210=530(只)300+200=50032020+10=30+210500+30=530答:一队和二队一共有530只小蜜蜂。百十个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