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一年级下册《我们身上的小尺子》教案.doc,共(14)页,7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53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教材简析:《我们身上的小尺子》是在第二册认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本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课前利用人
体的部位实践测量,感受人体上的数学,形成初步的研究与探究意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主动反思,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测量
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身体可利用作测量工具的有很多,并巩固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方法。2.经历测量、比较和交流等实践活动,了解自己身上的“尺”,能灵活选用合适的“身体尺”测量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3.经历运用
“身体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感受“身体尺”方便、快捷的特点;经历运用不同“身体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并对得到的不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的过程,感受“身体尺”不够准确、不够统一的局限性。教学重点:用“身体尺
”测量物体长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测量视屏教师准备:说学稿、多媒体课件、微课、尺子等。一、交流预习,初步感知1、教师谈话激趣师:同学们,这是我们温馨的小屋,多漂亮!昨天老师让
大家在家里,不用尺子,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测量出自己家里物品的的长度?同学们都量了吗?生:量了2、出示预习交流(1)昨天你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测量出家里物品长度的?(2)是怎样测量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3、比比我们的小本领!师:下面我们来比一比我们的小本领!老师在咱班数学群里收集了
几位同学的测量视屏,下面请几位同学上台来讲一讲你选择的物体是什么?你是怎样测量的?出示视屏1:用一指宽测量数学书的长和宽(1)指名学生上台播放视频进行讲解。(2)教师提问师:老师可是一个爱提问题的人,请大家认真听,看老师是怎样提问题的?请你再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
法测量数学书的长和宽的?生:用拇指的宽度教师板书:一指宽师:你能再说一说,你是怎样用一拇指宽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的呢?生:我是从数学书的一端开始,一下接一下,一直接到书的另一端。(3)教师总结师:用一指宽的方法量出数学书的长和宽,这个方法挺好!有时我们在测量时多一点或少一点,可以用大约来描述。老师再
给你提个建议,二十一,二十二,读数时一定要读完整,好不好?(4)体验师:现在请大家伸出左手,用我们的右手摸一摸大拇指的指宽,再摸摸小拇指的指宽,它们的宽度一样吗?生:不一样师: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每个指宽是不一
样的。出示视屏2:用一拃测量书桌的长和宽。(1)教师播放视频2师:其他同学认真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你同意吗?你能不能试着讲一讲。(2)指名其他学生上台讲解。生:她是用一拃测量书桌的长和宽的。她是从书桌的一端开始,一拃接一
拃一直量到书桌的另一端。教师板书:一拃师:看的认真,讲的也非常清楚。(3)教师讲解:一拃师: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之间的长度是一拃。教师板书:大拇指---中指(4)体验同桌两人互相比一比,谁的一拃长?出示视屏3:用一庹测量小床的长和宽(1)教师播放
视频3(2)指名其他学生上台讲解。生:她是把双臂伸平,用一双臂长测量小床的长和宽的。她是从小床的一端开始,一胳膊接一胳膊一直量到小床的另一端。教师板书:双臂伸平(3)教师讲解:一庹师:同学们,像这位同学这样,双臂伸平,一只手中指指尖与另
一只手中指指尖之间的长度,是一庹。教师板书:一庹(4)体验师:全体起立,伸出你们的一庹,这是老师的一庹,比一比说的一庹长?生:老师的一庹长师:猜一猜,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老师是大人,老师的身高高,所以
一庹也长,我们的身高矮,一庹短。师:看来,一庹与身高有密切的联系。出示视屏4:用身高测量大床的长和宽(1)教师播放视频4(2)指名其他学生上台讲解。生:这位同学是一身高接一身高量出大床的长和宽的。教师板书:身高师:老师认为这位同学很有方法,借助床刷子,用自己的身高量出了大床的
长和宽,很会动脑筋!4、收集其他测量方法(1)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的测量方法?生1:一步生2:一脚生3:一拳生4:一臂生5:一头……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一步、一脚、一拳、一臂、一头……(2)教师总
结:看来呀,当我们没有尺子,可以用我们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我们把这些身体部位叫做我们的身体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身上的小尺子教师板书课题:我们身上的小尺子5、播放问题视屏:小结测量方法师:这儿还有一个视频,大家仔细看看,你有什么想法?(1)教师播放视屏(2)指名学生说
说自己的想法。师:看了她的测量过程,说来给她提提建议?生1:她测量的时候不是一拃接着一拃,而且有的一拃长,有的一拃短,每一拃都不均匀。生2:她没有从一端开始。生3:她没有说出自己测量的结果。(3)教师总结:我们身上
有很多可利用作为测量工具的小尺子,但是我们在测量的时候,要一次挨着一次,注意每一次要均匀,不能一次长,一次短,而且必须要从测量物体的一端接到另一端。如果有时测量多一点或少一点,我们可以用大约是多少来描述。【设计意图:由一年级的旧知识引出,让孩子用迁
移的方法找出新的身体“小尺子”,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让孩子们充分交流,使思维产生碰撞,迸发出火花,认识身体上的“小尺子”,从而明确主题。】二、实践活动,开展探究师:我们身上有这么多小尺子,谁来说一说,你喜欢哪把小尺子?生1:一掌长生2:一拃生3
:一庹生4:一步教师分别指名四生上台。师:既然你们选择好了自己喜欢的小尺子就不要变了!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测量活动。活动一:用你喜欢的身体小尺子量一量黑板的长活动要求:1、一边量一边数,注意记清自己的测量结果。2、把自己的测量结果说给同学们听一听。师:其他同学认真看,我们比一比哪把小尺子
量的快?师:其他同学看了他们的测量过程及测量结果,你有什么想法?生1:我认为测量黑板的长度用一庹测量比较合适。因为一庹测量的比较准确,而且速度快。生2:我认为用一步测量比较合适,因为速度快。生3:我认为用一步测量不好,
黑板的起点对的不齐。生4:我认为用一拃测量不好,因为一拃太短,用一庹好。师:对比一步与一庹,你认为哪个合适?生:一庹师:老师想问问台上的四位同学,若果再让你选一次测量黑板长的小尺子,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生:一庹,因为用一庹测量简单,速
度快。师追问:如果测量火柴盒的长度,你会选用哪把小尺子?为什么?生:一指宽,因为火柴盒的长度较短,应该选择短的小尺子。师:如果测量教室的长,你会选择哪把小尺子呢?生:一步师:为什么?生1:因为从地面开始,一步一步走起来比较方便,速度也快
,但是注意每一步要均匀。生2:用一庹比较累,而且速度较慢,所以用一步比较好。教师小结:看来测量物体长度时,可利用作测量工具的小尺子有很多,我们要根据测量物体的长度,选择合适的身体小尺子,会让测量变得简单方便!活动二:同桌合作学习:请选择合适的身体小尺
子量一量课桌的宽?活动要求:1、想一想:你选择哪把身体小尺子?2、比一比:你们的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师:比一比哪组同桌合作学习效率高?1、同桌合作测量2、指名同桌上台展示汇报第一组同桌:生1:我用拃量出课桌的宽大约是3拃。生2:我用手掌量出课桌的宽大约是4手掌。我发
现测量的小尺子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第二组同桌:生1:我用拃测量出课桌的宽是3拃半。生2:我用拃测量出课桌的宽是3拃。我发现我们都是用拃测量的,但是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师:根据这组同学的测量结果,其他同学有什么问题?生3:你们为什
么选择拃测量课桌的宽?生1:因为我认为用拃测量比较方便。生4:你为什么不用庹测量呢?生2:因为庹太长了,课桌太短了。生5:为什么你们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1:因为我的拃长,她的拃短。师:如果老师想知道课桌的长是几拃,宽是几拃?能不能用
生1的拃量宽,生2的拃量长呢?生:不能师:那怎么办?生:必须用同一个人的拃去量。师:为什么?生:因为同一个人的拃长度相同。师:看来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统一测量工具,这样测出物体的长度比较准确!师: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你
的一拃有多长呢?生:想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笔袋里的直尺,同桌合作,快速量出你的一拃有多长?师:谁来说一说你的一拃大约有多少厘米?师:现在估一估,你的课桌大约宽多少厘米?生1:我的课桌宽3拃,大约48厘米。生2:我的课桌宽3拃过一点,大约50厘米。师:老
师量出我的一拃大约17厘米,有3拃,所以我估计课桌的宽大约是51厘米。师:看来虽然一拃的长度不一样,但我们教室课桌的宽是一样的。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你身上的其他小尺子大约多少厘米呢?活动三:同桌合作:量一量你任意的一个身体小尺子的长度。(时间:1分钟)(1)同桌合
作测量(2)指名学生口答(3)师追问:刚才我们量的数据是身体小尺子现在的长度,再过2年,它们的长度还是这样的吗?生:不是(4)师小结:大家正处在发育时期,身体在长高,各部分也在长,小尺子也是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设计意图:在测量、汇报、展示的活动中,通过小组合作的
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度量意识,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总结与评价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2、教师进行知识与学习过程两方面的总结与评价。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我们身上的小尺子,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我们身上有很多把小尺子,用小尺子测量物体时要一
次挨着一次,每一次要均匀,而且必须从物体的一端开始量到物体的另一端。通过测量活动,我还知道,测量时,要根据需要灵活地选择合适的小尺子,这样才能更准确地估测出物体的长度。教师板书:估测【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回顾本课内容的基
础上,引导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反思,通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反思,进一步积累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了反思意识,提升了学生数学素养。】四、介绍数学史料师:同学们,我们人类是非常聪明的,在古代没有尺子的情况下,人们就想出各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请大家看视屏
。1、教师播放微课视屏。2、师总结:我们同学们也很有智慧,想的和老祖先的一样。为了我们的智慧,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五、拓展应用师:我们每个人都自带着几把小尺子,那谁来说一说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处呢?1、指名学生说2、教师总结师:身体尺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
的。比如说身高这把尺子,因为每个人两臂伸平,两指尖之间的长度和身高大约是一样的。如果你的身高是136厘米,那么你抱住一棵大树,两手正好合拢,这棵树一周的长度大约是136厘米。如果你每步走65厘米,你上学时,数一数你走了多少步,就能算出从家到学
校有多远,小尺子还有更厉害的作用呢,警察叔叔在破案的时候,会通过罪犯留下的一个脚印,推测出他的身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一个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7只脚合起来的长度。【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应用,使学生明白身体尺在我们
现代生活也是非常实用的!】六、课外实践课下请同学们在校园里选择一些物体,用我们身上的小尺子量出它们的长度。七、板书设计一指宽一拃:大拇指—中指一庹:两臂伸平一脚一步身高......我们身边的小尺子估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