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优质课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5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015 MB
  • 2022-12-2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优质课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优质课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优质课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圆》优质课教学设计(1).docx,共(7)页,1.01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24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内容《圆的认识》课程学时第一课时所属学科数学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一、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直观的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认识平面图形的单元。圆这个平面图形与以往学习的

平面图形有显著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由此,教学将从对直线图形的研究过渡到对曲线图形的研究,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与挑战。因为无论是研究曲线图形的思想还是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都有显著的变化和提升。因此,通过对圆的研究教

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圆的一些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与体悟“化曲为直”“等积变换”“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以促进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二、学情分析1.六学生对圆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辨认日常生活中的圆,可是数学上的圆是抽

象后的产物,与生活中所见到的圆形物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观看学生的课前视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圆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生活,对数学上的圆并不了解。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数学上的圆是一个曲线图形。2.本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运用BYOD开展学习交流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课前通过看课本和网络学习平台的分享

交流,初步探索圆的特征。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圆,理解圆的各要素,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探索圆的特征。2.经历合作探究、分析等活动,培养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

发展的空间观念。情感与态度通过生活实例,了解数学文化,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四、教学重难点2教学重点: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圆的基本特征。五、教学策略1.运用BYOD开展网络学习通过查看学生发布在“全景课

堂”的视频和任务单,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探索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2.借助BYOD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课堂中利用“全景课堂”的对练习的及时统计功能,了解每个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布置分层练习,促进每个学生的能力发展,体现个性化学

习。3.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通过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让学生在数学领域中,通过发现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全景课堂学习平台、常态教学白板资源的设计:教学课件、学习任务单、基础练习、分层练习

题、作业练习七、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课前学习,初步探索1.发布课前任务单①拍视频,指一指生活中的圆。②拍视频,说说下面情况做成圆的好处。(四选一)①杯盖②汽水瓶盖③车轮④沙井盖根据老师的布置要求,

完成“课前学习任务单”。1.通过预习,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的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教师通过查看学生视频,了解学生对圆的认知程度,更合理的开展课堂教学。课中3课前回顾,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圆的认识”。在生活中,都会看到大大小小的圆,究竟这些物体为什么制作成圆形

的,它有什么好处呢?课前,所有同学们都通过视频说出了各自的想法。下面,老师选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家仔细听听,他们说得有道理吗?1.任务回顾(1)播放课前学习视频。①球②水杯盖③车轮(2)圆是平面图形。(3)①杯盖是其他形状会出现什么状况?

②车轮是正方形,坐上去会有什么感觉?2.其实,这些物品制作成圆形的,与圆的特征有关。究竟圆有哪些特征呢?下面通过学习,一起来破解生活中的这个谜。学生观看视频,并分析视频中学生对圆的认识是否合理。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通过

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了解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探索新知,明确学习目的。探索新知,归纳整理1.认识圆各部分的的概念(1)认识圆①这是一条怎样的线?(曲线

)②有缺口吗?(封闭的曲线)(2)通过课前的自学课本,你还了解到圆有哪些要素呢?①圆心②半径③直径(3)同桌合作,画一画①在圆上画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②在圆上画出3条半径和3条直径。③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特征?

(4)汇报①圆心(圆的中心,用“0”表示)②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用r表示)只能连这个点吗?(任意一点)③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用d表示)④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关键词“连接”、“通过”、“任意”、“圆上”、“线段”等关键词

。学生根据要求标识圆心、半径、直径。①如何找圆心从实际物体抽离出几何中的圆。准确掌握圆相关的概念。4(5)读概念2.完成全景任务3的选择题①下图,哪条线段是圆的半径?②下图,哪条线段是圆的直径?(1)根据数据情况评讲。学生根据老师布置任务

,完成基础练习。1.探索圆的特征通过练习,同学们已经能准确判断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了。究竟半径、直径有哪些特征呢?下面通过小组合作,一起来探索。合作要求:①小组完成合作任务单②上传任务单③商量汇报分工2.小组汇报交流3.归纳整理圆

的特征圆的特征①一个圆有无数条半径,每条半径都相等。②一个圆有无数条直径,每条直径也相等。③直径是圆内最长的线段。④在同圆或等圆里,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21。⑤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小组合作完

成“课中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小组根据讨论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点评或补充。“同圆”能省略吗?除了“同圆”还有其他情况,直径是半径的2倍吗?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研究圆的特征,促进新知形成,提升课堂效率,并在合作交流中,

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通过汇报交流,提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5基础练习,巩固新知通过小组合作,我们找到了圆的这些特征。下面,老师看看大家是否真的掌握了。1.在“全景课堂”完成任务5的基础练习。(1)选择题①直径和半径都是一条()。A.射线B.线段C.直线D.曲线②一个圆里的直

径有()条。A.1B.2C.100D无数③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中,()是最长的。A.直径B.半径C.不过圆心的线段④在同圆里,直径是半径的()。A.2倍B.3倍C.一半(2)判断题①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

半径。()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3)看图填空。2.根据系统数据反馈,讲解错题。学生根据老师布置任务,完成基础练习。完成后,看解析。通过系统及时反馈学生完成基础练习的情况,了解学生存在问题加以评讲。分层训练,个性学习1.讲解分层

练习的要求(1)最后两题做错的,先做A组题,再做B组题。(2)做对的,自主选择A、B组题。(3)完成B组题后,再挑战C组题。A类题学生根据自己基础题的完成情况,完成分层练习。完成后,看解析。通过分层练习,体现个性化学习,让不同程度的学

生都能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间。6B类题(1)看图填空。①大圆的直径是()cm,小圆的半径是()cm。②圆的直径是()cm,半径是()cm。C类题(1)从一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cm,半径是()cm。(2)从一个长是6cm、宽4

cm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是()cm,半径是()cm。(3)如图,在长方形中有三个大小相等的圆,已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8cm,圆的直径是()cm,长方形的周长是()cm.2.根据系统数据反馈,讲解错题。7联系生

活,拓展应用1.回顾课前问题,结合圆的特征,谈谈车轮为什么制作成圆形的?2.看小视频。联系所学,解释圆的作用,了解在生活中是无可替代的。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了解数学文化,体验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总

结反思,分享心得1.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先小组交流,再全班分享通过反思总结,让学生在学与做之间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课后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利用电子书包平台继续完成所有练习并详看解析

。利用电子书包平台深化练习并详看解析。通过对基础练习、拓展练习的订正、复习,实现知识的内化与延伸。八、板书设计圆的认识平面图形封闭的曲线圆是轴对称图形圆心圆的中心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无数条长度都相等直径通过圆心且两端

都在圆上的线段无数条长度都相等在同圆里d=2r,r=21d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