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优质课教案.doc,共(3)页,7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22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则运算教学内容:四则运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策略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交流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协作
与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凭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学习内容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形象去感受、体验抽象的数量关系有效地提高了教学
效果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而实现教学目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并能够进行应用。2、难点解决问题的步骤与策略和归纳总结四则运算的方法。通过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展示能很好的让学生理解数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了
数到量之间的过渡突破了知识的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与学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游戏破冰通过手指数字游戏使得师生关系融洽,同时提出课堂要求,除了上课要注意倾听以外还要注意观察。二、新知
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100-24×3200-100÷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汇报完后提问。提问:为什么有加减,有乘除,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呢?学生畅述自己的意见。2、探究新知1、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出发,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例1:成人
票:24元,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学生独立列式,然后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从而理解前边提出的问题。解决四则运算的顺序问题)2、学生根据100-24×3这个算式编写一道符合题意的
数学故事应用题。加深理解为什么用乘,有减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3、学生上台汇报演示。例2、学校买来100把新椅子,每班配24把,配了3个班级,还剩多少把?合作交流讨论得出结论:有乘除,有加减的时候要先算乘再算加减。这都是根据现实问题的需要。5、提问,
1、如果我一定要先算减法,怎么办?2、为什么添一个括号以后就一定要先算括号里的呢?3、运用上述方法来解决提出的二个问题例3:小明和爸爸妈妈举行一分钟拍球比赛,小明一分钟拍了100下,比妈妈多拍了24下,爸爸拍球次数是妈妈的3倍,爸爸一分钟拍球多少下?例4:粮食仓库原有大米8
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学生独立完成,上台汇报,说明理由。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得出,有加减,有乘除,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的。小结:归纳法则。三、巩固练习75+360÷2072-4×
6360÷(20-5)(72-4)×6(75+360)÷(20-5)(72-4)×(6÷3)72-4×6÷3四、板书设计四则运算有加、减,有乘、除的时候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小括的时候要先算小括号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