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买菜中的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1).docx,共(6)页,30.28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220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买菜中的问题教学设计基本信息教学内容买菜中的问题教材分析买菜的问题是冀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乘法的最后一个课时解决问题的第二小节,是学生学完小数乘法后的一个应用练习。本节课通过展现菜市场的三个镜头拉近数学和现实生
活的距离,是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很好素材。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有较多的生活购物体验,而且大部分学生都去过菜市场,所以对出现的一些常见的购物现象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但是现实中应用计算器计算的情况较多,对于现实生活中的口算应用较少,缺乏应用意识。教学目标
1、结合菜市场的问题情境,经历观察、讨论、解决购物中特殊问题的过程。2、能对“购物”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学会处理购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丰富生活经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以
及能对一些购物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难点:能对购物中口算小数乘法做出合理的数学解释。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教师谈话引出本节课:买菜、支付方式二、买青菜1、播放杨雅静同学买青菜的视频2、学生自己列式试着算视频里提出的问
题师:同学们,你们买过菜吗?你们在哪买的菜?你是用什么支付的?学生:买过菜。在菜市场,超市......生1:用现金支付生2:用手机支付生3:刷卡师:一般在什么地方买菜会刷卡?生:在超市买菜会用到刷卡。师:用手机支付和用现金支付有什么区别?生
:用现金可能会找零钱,用手机支付不需要找钱。师: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支付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越来越方便。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买菜中的问题(板书)正好今天有位同学要去菜市场买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
视频)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菜市场!今天妈妈加班,我想给她做顿饭,下面就请大家一起陪我逛逛菜市场吧。学生:这个青菜不错,阿姨帮我称一下吧!阿姨:青菜每千克2.3元,这是1.2千克。学生:那我需要付多少钱呢?师:通过上面的对话,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青菜每千克2.3元,买了1.2千克。一共需要付多少元?师:怎样列式呢?生:2.3×1.2师:怎样计算呢?试着算一算吧。(当学生用竖式算完时,提醒学生有没有其他方法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回顾自己的买菜过程,感受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和便捷性。用同班同学的买菜故事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实体验到去菜市场的场景。3、学生展示做法4、展示视频里同学的做法5、分析付钱过程中的抹零现象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让不同方法的学生上去展示,讲解。方法一:竖式计算。方法二:2.3×1.2=2.3×(1+0.2)=2.3×1+2.3×0.2=2.
3+0.46=2.76(元)生讲完后,问其他学生有没有问题要问,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展示的学生给出讲解,从而生生互动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提示,运算过程用到我们学过的哪种运算律?学生说出乘法分配律。师:咱们看看小杨是怎么算的?(播放视频)学生:我是这样算的,1千克青菜2元3角,0.2千克青
菜是4角6分,一共是2元7角6分,也就是2.76元。阿姨:真是算的又快又准。学生:阿姨,给你3元。阿姨:找你3角吧。师:杨雅静同学的算法其实和这位同学算法一样的(指着黑板上的对应算法),她在口算过程中其实也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乘法分配律。师:
现在我们看杨雅静同学在支付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生:我发现杨雅静需要支付2.76元,阿姨找了0.3元,少收钱了。师:为什么少收了,是阿姨算错了吗?生:不是,生活中钱数中的分基本不用了,阿姨就直接去掉了。(学
生说想法,老师引导)展示学生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通过对话生生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作为旁观者分析在买菜的过程中抹零的现象,使学生明白这样做的原因。三、买青椒1、播放杨雅静同学买青椒的过程2、提出思考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3、学生讲解思考的两个问题师:生活中我们在买菜的时候如果算出来有分时,货主会主动把分抹掉,我们也常常称作抹零。青菜的问题解决了,下面我们看看小杨同学又买什么菜啦?(播放视频)学生:这个青椒也不错,阿姨,请
帮我称一下这个青椒吧。阿姨:每千克4.8元,这正好是2千克。学生:按每千克5元算,是10元,减4角,应该是9元6角。阿姨:对,是9.6元。学生:我干脆买10元的吧阿姨:好,那就再给你0.1千克吧。师:每千克4.8元,这是2千克,怎么列式?师:现在我们思考这样两个问
题:1、杨雅静是怎样算的,用到我们学过的哪种运算定律?2、杨雅静付钱时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先独立思考两分钟,然后前后桌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让学生将过程写到黑板
上,准备展示。思考的第一题:学生讲解思路,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建议从而解决这个问题。她在口算的过程中也用到了乘法的分配律。思考题的第二题要点:杨雅静刚开始称了9.6元,后来凑了10元。然后阿姨又给了0.1千克。刚开始杨雅
静同学称得是9.6元,后来为了方便不用找钱,然后买了10元的菜,阿姨有添上了一些菜。师介绍:生活中我们买菜如果接近整元时,买卖双方一般都同意通过添上或者去掉一些菜凑成整元,我们称之为凑整。这时,货使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作出解释,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先独立
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然后再交流想法,完善自己的想法,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提升。4、教师小结四、买西瓜1、出示问题,分析问题2、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展示做法主因为买家为自己提供了方便也会多给一些菜。师:杨雅静同学买菜用到的算法,其实生活中很多
人用到,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们为什么算的又快又准确,因为他们用到了我们数学中的简便运算,可见我们数学永远是为生活服务的。看来青菜买得差不多了,好像还需要一点水果,我们看看小杨遇到什么问题了?(出示买西瓜的图片)师:买西瓜的老爷爷给小杨出
了一道题,如果答对了,就可以卖给小杨便宜一些,你们能帮助他吗?(出示问题)卖瓜爷爷:这堆西瓜大约有200个,西瓜大小不等,质量一般是2.5~5.5千克,我这堆西瓜能卖多少元钱?卖瓜爷爷:西瓜每千克3.6元如果你算对了,就给你便宜一些呀!先让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然后问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
果学生没有提出,老师提出:西瓜大小不等,质量一般是2.5~5.5千克,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解释,然后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独立完成后展示做法)如果学生做出多种方法,则学生展示讲解,如果有的方法没想到,老师出示,学生思考这样做的道理。方法一:(2.5+5.5)÷2=4(千克)200×4=
800(千克)3.6×800=2880(元)方法二:2.5×100=250(千克)5.5×100=550(千克)250+550=800(千克)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四、杨雅静顺利买完菜,并且鼓励大家行动。五
、小结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3.6×800=2880(千克)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小杨同学终于如愿以偿买到了蔬菜和西瓜,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表扬,看这就是她做的菜,多么美味呀,并且给了妈妈一个惊喜。你是不是也想试一试呢。本节课的作业就是亲自去菜市场买一次菜,然后给家人
做一次饭,并且写出数学日记。师:同学们,一个小小的买菜经历原来隐藏了这么多知识,这些你平时注意到了吗?只要我们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故事的结束,杨雅静同学做出了美味的菜,同时鼓励大家都去尝试,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
感觉,体会大人的劳累,也是一种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