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doc,共(5)页,4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153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有余数的除法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冀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经历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条理化,形成知识的体系,初步构建复习模型。2、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追溯知识形成的根源。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
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4.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课本、知识树、练习题等。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导入复习师: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种带尾巴的除法,知道它的
名字吗?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对有余数的除法这个单元板进行整理与复习。二、回忆梳理构建网络师:在整理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在这个单元里,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师:这么多的知识你听起来有什么感觉?生:杂乱,记
不住。师:是呀,凌乱的知识就像这个房间,(出示凌乱房间图片),面对这样的房间,你会怎么做?生:把物品分类再整理师:分类之后整理,这是个好办法。那大家能不能像整理房间一样,对刚才大家说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那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要求请看大屏幕:出示小组合作要求:1、本单元的知识可以分成
哪几类?2、每一类的知识讲了什么内容,按课本的顺序说一说。生: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进行交流反馈师:还有其他组需要补充吗?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们明白了12页讲的是平均分物体的时候,有的分完了,有的还有剩余,这就是余数的产生。贴“产生”,第13页书上就告诉我们平均分
后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我们明白了余数的意义,贴“意义”。14页告诉了我们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贴“关系”,接着16页讲了怎么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贴“计算”。最后学习了解决问题。贴“应用”。师:经过刚才同学们的回忆与讲解,大家对这个单元的知识理解得是不是更透彻了,结构是不是更清楚
了呢?那能不能把整理好的内容画在知识树上?生:学生活动画出知识树。展示学生的知识树师:知识结构可以用知识树表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边说边画知识结构图: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知识可以分成五个板块,第一块就是余数的产生,谁来说说余数是在什么
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师:哦,原来是这样,那什么是余数呢?生:平均分之后剩下的数就是余数。(板书平均分之后剩下的部分)师:这就是第二板块的知识:余数的意义。师:余数与谁有关系?板书余数小于除数生1:余数是被除数的一部分。生2:余数比除数小师:追问,为
什么余数比除数小?师:问:那有余数的除法你们会不会算呢?可以怎么算呢?(口算与笔算)师:第五版块就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也就是解决问题。过渡语:学了这些知识是为了什么?对,数学就是为咱们生活服务的,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应用
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现在咱们就去应用这些知识吧,大家有信心吗?三、灵活应用沟通联系(1)直接写出商和余数师:课本22页第四题,写在书上。写完的同学就举手。师:老师发现你们算得很快,那你能对大家说说你的窍门吗?
师:同桌运用这个窍门互相检查。过渡语:全对的举手,真不错。看样子,这些题太简单,难不住你们,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你们怕不怕。(2)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几?师:43÷7﹦6……()标注方法()÷5﹦6…….4标注方法师:第三题66÷()﹦9…….3,标注方法师:
41÷()﹦()…….6怎么填,生:41÷5﹦7…….6师:填5和7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呢?生:余数比除数大,不可以。师:同学们做完这道填空题,你有什么发现呢或者说你有哪些体会?生:学生谈自己做题的方法与体会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你们太棒了接下来老师想带你们去分桃子,想去吗?(3)小猴子分桃子师;大家看,这是有余猴,这是无余猴,他们正在分桃子呢!我们来帮他们分分吧。出示:27÷4、18÷3、()4÷2、()3÷5、()6÷6,生:在白板上拖动桃子。师:大家
有不同意见吗?师:()6÷6属于谁呢?生:学生说原因。师:那老师有个疑问,()4÷2,十位上没有确定的数,那为什么你们这么确定它属于没余猴呢?同意他的观点吗?会思考的孩子都很棒。师:()3÷5、为什么不像刚才那样属于没余猴呢?你是怎么
想的?过渡:接下来让我们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4)解决问题师:出示:1.体育保管室购买了70个羽毛球,每个羽毛球桶能装8个羽毛球,一共需要几个羽毛球桶?请写出横式与竖式。2.50元买8元一盒的饼干,最多能买几盒?
请写出横竖和竖式生:学生独立练习。师:手机拍照上传,老师发现这两题你们都是用除法做的,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老师还发现你们都写了竖式,那么再写写竖式笔算时,你觉得哪些地方应该引起注意?师:第一题最后的商是8,为什么最后需要的却是9个羽毛球桶呢?生:学生以此题为例
讲进一法的原因。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这样的例子。生:学生举例说明。师:而第二题为什么不像第一题也加一盒呢?生:学生以此题为例讲去尾法的原因。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像这样的例子。生:学生举例说明。四、回顾归纳构建模型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节课。在整理之前我们怎么做的呢?
生:说了说本单元的知识。师:(板书说一说)说完之后我们有什么感觉呢?生:感觉知识很乱。师:然后我们怎么做了呢?生:像整理房间一样,把知识进行分类。师:(板书分一分),分完类之后,我们做了什么?生:接着梳理知识。师:(板书理一理),把知识梳理清
楚之后,我们把知识结构表现出来,画成了什么?生:画成了知识树了。师:(板书画一画),还可以画成黑板上的知识结构图。师:看到这个步骤,你有什么想说的?生:我们学会了整理知识的方法。生:这四步就是我们整理知识的方法,以后我会用这个方法来整理别的知识。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呢?生:有
!五、拓展延伸发展思维师:课的最后给大家留一个趣题。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典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题目的意思是:有一堆物品,数目不详。如果三个三
个地去数剩二个,五个五个地去数剩三个,七个七个地去数剩二个。问这堆物品的数目是多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尝试解决,有困难的话可以向同学、家长、老师、请教,还可以上网了解。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产生意义:平均分后剩下的部分有余数的除法关系:余
数<除数计算应用说一说分一分理一理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