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2.doc,共(4)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7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点、面、棱,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举。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难点:建
立空间观念。教法和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操作实践、思考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长方体的学具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教师:看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学
生:长方体。出示PPT图片,这些是什么?它们都是什么形状?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的长方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长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并能够找出它的面、棱、顶点;归纳并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齐读。分发学具。(二)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教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2、教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
方体的棱。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4、教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三)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打开预习提纲。1.数一数:长方体有()个面。2
.看一看:每个面是什么形状?3.比一比: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4.数一数:长方体有()条棱。5量一量:哪些棱长度相等?6.数一数:长方体有()个顶点。7.想一想:你还发现了什么?8.说一说: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用
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小组中两人合作发现,并完成。再大组讨论、归纳。小组发言、汇报,并举例说明。(1)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2)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3)8个顶点。师生共同总结:我们的发现面棱点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
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四)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出示: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1)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讨论。(2)各组组长汇报。(3)共同总结。可以分成两组、三组、四组,分别比划一下。同一顶点引出三条棱,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三、说一说。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那些物体是长方体?学生自主回答。再次展示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并
用物摸一摸。四、练习巩固指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再次说出长方体的特征。五、课堂检测学生得用2分钟时间完成课堂检测题。小组间核对结果。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围绕长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的长、宽、高进行阐述。收回检
测题。七、课后拓展用铁丝焊成一个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认识我们的发现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2个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棱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点8个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