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doc,共(4)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7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⑴、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⑵、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
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各种长方体、正方体模型;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我们温习一下前两节课所学内容同学们,这两天我们结识的新朋友“长方体”又来光顾我们的课堂了,你们看,它来了。这位新朋友想考考大家对它了解吗?(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相对
的面的(面积)相等。⑵、长方形的面积=长×宽22、导入新课:既然同学们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加深对长方体这位新朋友的了解。(板书课题),(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二、探究新知。(一)、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1、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
的模型。(1)、让学生指出长方体的六个面。(2)、同桌之间互相指出长方体的6个面。(3)、让学生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2、师生一起摸长方体的六个面。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手摸到的就是长方体的表面。3、谁能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
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1、认识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1)、哪些面的面积相等?(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2、帮老师解决问题:帮老师算出这个长方体模型的表面积。(1)、学生讨论。启发
: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2)、表面积指哪些面的面积总和?(3)、同学们敢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吗?好,请大家解答在练习本上。3(4)、汇报交流:说说你们是怎么计算的?启示:上、下两个面的总面积:14×10×2=280(平方厘米)前、后两个面的总面积:14×
6×2=168(平方厘米)左、右两个面的总面积:10×6×2=120(平方厘米)六个面的总面积:280+168+120=568(平方厘米)解法一:(学生板演)长×宽×2+长×高×2+宽×高×2(板书)14×10×2+14×6×2+10
×6×2=280+168+120=568(平方厘米)(长×宽+长×高+宽×高)×2(板书)解法二:(14×10+14×6+10×6)×2=(140+84+60)×2=568(平方厘米)(5)、谈话①、两种解法是
运用乘法分配律的相互转换;②、从解法中可以看出长方体的六个面可以分成三组;③、在计算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时,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三组面中相应的长和宽。④、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表面积都可以,大家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出结果。三、巩固练习1、一个长方体,长10cm、宽8cm、高4cm,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42、自主探索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出示课件5)(1)、学生自己讨论解决。(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①、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为什么特殊)②、、由提问引导学生归纳出:长方体的
表面积=棱长×棱长×6(板书)3、一个边长是8cm的正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四、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五、拓展训练1、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的盖子,至少需要多少纸板?(拿一个长方体盒子的盖子,测量并计算。)2、制作一个棱长为40cm的正方体无盖
鱼缸,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鱼缸?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叫做它的表面积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