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展开与折叠》教学设计4.docx,共(7)页,32.26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7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展开与折叠》【教学内容分析】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展开图形围成,还要让学生明白立体图形可以通过不同的展开方式形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
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同时也为平面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3、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
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初步形成并学会用数学去思考。此外,五年级学生酷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
,并且往往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纠正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教学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鼓励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营造出互动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
开图。【教学难点】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体纸盒,正方体纸盒,学用小剪刀,各种不同的展开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长方体)还记得这个立体图形吗?关于长方体你对它有多少了解。2、提出要剪开长方体,想像它会是什么样的?
通过复习巩固对长方体、引入认识展开长方体折叠图。二、自主探究【活动一】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②边
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六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3、揭
示概念,探究特征:(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悟: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
各小图形的特点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③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特点等【活动二】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2)反馈、辨析。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
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相机点拨1
:你是怎样围成正方体的?引出其中一个小图形不动,就是把它作为正方体的底面,其它的小图形围起来就得到一个正方体。同时体会折叠方法的不唯一。相机点拨2: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寻找正方体的相对面。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2)小
组交流。(3)反馈、辨析。①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学生无疑义的,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②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多媒体课件演示
。③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提升思维,深层探究由上例引发的思考:(出示3号图形)怎样变一变使3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3、出示下图:怎样移动两个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三、课后延伸,拓展探究简单的展开与折
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板书设计】展开与折叠(学生展图)【教学评价】展开与折叠一课主要是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由于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空间
观念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会感到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主要环节:(1)首先通过把长方体、正方体盒子剪开得到平面图形的活动,引导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2)利用可操作材料,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
方体的联系;(3)通过立体与平面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使学生逐步达教学目标的要求:闭上眼睛想能想象展开或折叠的过程,促进学生建立表象,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展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