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2.doc,共(6)页,3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6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38页。教学目标1、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大小。2、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的表象,能估测身边物体的体积。3、引
导学生参与观察、类比、举例等学习活动,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增强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的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养成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
,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m3,1dm3,1cm3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的物体的体积。教学资源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各1个、实物若干。学
具: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各1个、实物若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掲示课题。21、在动态中演示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点动成线),这是一条长1厘米的线段,在计量长度的时候,我们要用到什么单位?生答。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答师:看现在变成了一个
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生答。师:在计量面积的时候,我们要用到什么单位?面积单位有哪些?生答。2、在动态中引入体积单位。师:现在变成了一个正方体,同学们想一想,假如要计量物体体积,又要用到什么单位呢?生答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体积单位的有关知识。(师板书:体积
单位。)二、探究新知,概念建模(一)找一找,认识立方分米。1、师:现在你们都制作了一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请你们它举起来,说一说它为什么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生答。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教师板书)学生取出自制的1立方分米正方体,看一看、摸一摸、
想一想、比划一下,得出结论。。师: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有几个物体,哪一个物体最接近1立方分米?学生动手找一找,再汇报。、2、师:请你们估计准备的鞋盒体积是多少?然后然后用你的学具摆一摆,加以验证。3、课件出示几个大约1立方分米大的物体。(引导学生表述:一盒粉
笔3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一个茶叶盒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一个魔方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一盒纸巾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4、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立方分米去测量,学生交流后汇报。(二)摆一摆,认识1立方
厘米。1、师:魔方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一个樱桃的体积就更小了,如果要计量它的体积,你认为用哪个体积单位合适呢?生回答。师:数学课本是如何规定1立方厘米的呢?生回答,师板书。师:(手拿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生取出1立方厘米的正方
体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得出结论。2、先估一估学具袋里橡皮体积大约是多少立方厘米,各小组动手摆一摆,加以验证。3、课件出示几个大约1立方厘米大的物体。(引导学生表述:一个手指头的体积约1立方厘米,一
粒花生米的体积约1立方厘米。一个骰子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4、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用立方厘米去测量,学生交流后汇报。(三)搭一搭,认识1立方米。1、师:老师想让同学们帮忙测量这间教室体积的大小。你打算如何测量?生:测量教室的体积大小,用1立方分米也太小了,要用1立方
米恰当些。师:那1立方米数学课本又是怎么规定的呢?生回答,教师板书。2、师:我想和几位同学合作,创造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谁愿意?拿出5根1米长的米尺,现场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然后让学生观察、再体验1立方米大小。3、课件出示哪些物体的体积大小是1立方米。4
、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4以用立方米去测量,学生交流后汇报。5、师:我们了解三个体积单位,你还知道哪些体积单位呢?课件出示。三、运用知识,回归生活师: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感知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1立方米的大小,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生1:1立方厘米用于测量很小物体体积,1立方分米用于测量相对较大物体体积,1立方米则可用于测量更大物体体积。师:学到这里,你们会正确应用这三个体积单位了吗?课件出示练习:1、基本练习:填上适当的体
积单位。铅笔盒75()牙膏盒50()。水果箱48()。集装箱40()2、连一连学校主席台的体积20立方厘米一台录音机的体积20立方米一个长方体打火机的体积20立方分米3、拓展练习。用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5学生合作,
动手摆摆。课件出示结论: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物体的体积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都是12立方厘米。4、应用练习:修改“小淘气的数学日记”。我们的教室占地面积约是70立方米。我的身高只有1.25厘米,所以被安排在第一排。老师的讲台上放着一个体积为1立方
米的粉笔盒,里面放了不少粉笔,一支粉笔的体积约为6厘米。粉笔盒的旁边是一本约为21立方厘米的数学书。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面积是7立方米的黑板,黑板旁边还有一台体积是300立方厘米的电视机和一张体积大约是0.8立方分米的电脑柜呢!三、全课总结,升华知识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哪些知识?哪
些知识你觉得很重要?在今天的学习,你最感兴趣的学习活动是什么?”四、作业: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到超市等地方调查物体的体积,写一篇数学日记。【教学反思】在讲授《体积单位》一课之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特征,重视直观演示。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比较容易感知的是图形的外在特征。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体
积观念。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内容较抽象,介于学生的空间观念弱,对体积单位生疏,我注重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6如:找出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1立方米的物体,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
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大小。二、关注学习过程,重视方法指导。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我采用了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我
先引导学生通过摸一摸、估一估、测一测、举例子等学习活动,认识并学习1立方分米。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1立方分米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测量一块橡皮的大小。认识1立方厘米,最后师生共同合作学习认识1立方米。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
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三、关注知识应用,精心设计练习。完成体积单位的学习后,我先出示了填写单位与连一连的练习,及时巩固了知识,深化了对体积单位的理解以后,又通过拓展练习用12个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不同
形状的长方体,想想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让学生明白“不论物体是什么形状,含有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物体的体积不随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层层递进,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为以后有关体积的计算打下基础。最后一篇小淘气的数学日记,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的真正价值。本课还存在问题,如语言表达不够精练,课堂评价不及时等不足,另外学生列举实例偏多,导致后面学习时间紧,学生练习时表达不够充分。因此,如何合理的设计数学活动,使我们的教学更有效,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