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docx,共(3)页,22.60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67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课本84-86页。【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
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以南北两地的最高气温的素材为例,通过南北两地曾母暗沙和漠河最高气温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了解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析统计图、处理数据的过程,充分认
识统计的现实意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因统计知识分散于各册教学之中,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些遗忘,但通过教学牵引能唤起学生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回忆。五年级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单复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
线统计图之后教学。可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我们班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对信息技术手段也感到有兴趣。在教学时适当安排学生熟知的生活知识和数据整理分析方式贴近学生,以丰富的生活素
材作为学习资源,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亲切感,激发探究欲望。【教学目标】1.通过对南北两地最高温度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在对比、分析、绘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3.根据数据的变化
进行数据分析和合理的推测,在问题解决中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统计在决策中价值。【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难点】: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
单的分析和合理的预测。【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周末什么时候最开心?2师:你知道你们的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开心吗?师:不清楚的同学没关系,但平时一定要注意多去关心你
们的爸爸妈妈哦!师:老师觉得爸爸妈妈们看到这个图片应该会很开心。(ppt出示股市统计图)【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历,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兴趣,进行情感教育。二、回顾旧知,探究新知(一)认识复式折线
统计图1.(ppt出示“2011年4月7日~10日曾母暗沙最高温度统计表”)2011年,有人统计了4月7日~10日这几天曾母暗沙的最高温度。如果绘制成统计图,老师要知道温度的变化情况,你会用哪种统计图来表
示?(折线统计图)小结:的确,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板书:折线统计图】同学们还记得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吗?【板书:描点、标数据、连线】(ppt出示曾母暗沙最高温度的折线统计图)观察折线统计图要看什么呢?【板书:标题、横纵轴(单位长度)】2.同一时间,有人
对漠河的最高气温也进行了统计。(ppt出示:漠河最高气温的折线统计图)两地哪天的最高的温度相差最大?(统计图在两张PPT上)有什么好办法,让我们观察起来更方便?(出示在一张PPT上)再想想,有没有更直观的方法,让我们一看就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发现把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看出来了吗?哪天的最高
温度相差最大?你怎么看出来的?师:同学们,像这样在同一个统计图上画两条折线的,这样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复式】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小结:是的,这种统计图可以非常直观地比较,两地哪天的最高温度相差最大。(二)
认识图例糟糕,我记性不好,哪条折线表示的是漠河的最高气温?你怎么知道的?怎么让我记住它?(生各抒己见)哪种方法好?我们班同学可是很有水平啊,想法和教材上的差不多。【出示图例】小结:在数学里把这个叫做图例,专门用来告诉看图人它所表示的对象。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复式折线
统计图,有标题、横纵轴(单位长度)、图例。(三)获取信息,拓展提高观察这个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还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和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1)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2)两地最高温度相差25摄氏度的是哪天?
(3)曾母暗沙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漠河呢?(4)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3学生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除了可以比较两地某一天的最高温度,比较一个地方某一天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不少。还在哪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报纸上、股市上、电视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其实非常的广泛。【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表和统计图不同的优势,并在不断的反思、讨论中,逐步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三、巩固应用,内化提升1.下面我们再看另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想一想,从图中你能
得到哪些信息?小组讨论后再汇报交流。(见书P84)李叔叔想在国庆节这几天,去趟北京,根据这几天的温度,你能为这趟出行给点建议吗?2.这是某校2006年~2012年患龋齿人数的统计图。你看懂了吗?获得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见书P8
5练一练第1题)老师也有几个问题:(1)男生、女生患龋齿最多的是()年,一共()人(2)调查本班有多少人患龋齿?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3.下面是甲、乙两城市2012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单位:℃)完成两市上半年月平均气温变化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见书P85试一试第1题)【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后分享自己的统计图,在交流讨论中,逐步理解掌握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并学会通过统计图的数据收获自己需要的信息。四、全课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折线统计图相比,它最大的
优势是什么?(数量增减变化)【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说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懂得要多从生活中获得数学信息,获取生活经验。五、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数量增减变化比较多组数据(图例)观察:标题画:描点、标数据横
纵轴(单位长度)连线图例(虚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