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实录2.doc,共(5)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62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分数的再认识二》教学实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师:古时候,人们没有尺子,你知道他们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出示图片)2、师:你能看懂图中的测量方法吗?先观察,再试着和同桌说一说。(提示:以什么为测量单位?量了几次?有没有正好量完?测量结果是多少?)生1:第一
幅图测量单位是拃,测量了5次正好量完,测量结果是5拃。生2:第二幅图以脚为测量单位,量了4次正好量完,测量结果是4脚。生3:第三幅图以张开双臂的长度为测量单位,量了2次正好量完,测量结果是2个张开双臂的长。师补充:像这样张开双臂的长度叫庹,那这幅图可以说是以庹为单位测量,量了2次正好量完
,所以石头的长是2庹。3、师小结: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测量单位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借用神奇的纸条再次走进分数的世界,感受测量的乐趣。(板书课题:分数的再认识(二)二、多次测量、深入理解教师出示测量任务:请大家用红色纸条来测量数学书的宽边和长
边,并思考它们各有几个纸条的长度。师提示:先想一想怎么量,再动手测量。学生动手测量,汇报结果:生:数学书的宽边有三个纸条长。师: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学生投影展示测量过程。)师:为什么书上画了很多标记?这样测量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减少误差。(可以量的更准确。)师:我们以红纸条的长作为单位来测量,从头开始,跟着老师一起数:量了1次、2次、3次正好量完,数学书的宽是3个纸条长。师:你能将刚才的测量过程像刚才一样说一说吗?生:测量单位:一张红纸条,测量次数:3次,测量结果:3个红纸条。师
:如果把红纸条看作单位“1”,你还能用刚才的话说一说吗?生:以“1”为单位,量了3次,结果是“3”。师:数学书的长边呢?生:长边是四个纸条的长度多1/4个纸条。师:你是怎么量的?能展示一下吗?生:从头开始,用纸条量了4次,还剩了一部分。师:当数学书
的剩余部分不能正好量完时,怎么办?生:将纸条对折、再对折,用其中的一份正好量完。师:看来当测量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她借用这个纸条创造出来1/4,(板书)想一想,她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生:把纸条看成单位“1
”,将它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1/4。师:那多出来的部分,你能像刚才那样说一说吗?生:测量单位是1/4,量了一次正好量完,结果是1/4。师:既然创造出四分之一这个单位,就用它作为单位再测量一下好吗?请你测量绿色正方
形纸的边长,看它的结果是多少?生:以1/4为单位,量了3次正好量完,结果是3/4。师:想一想,如果还是以1/4为单位,量了7次正好量完,测量结果是多少呢?生:7/4。三、小组合作、探究奥秘师: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由“1”可以量
出2、3、4等,还可以用平均分成4份,创造出1/4,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分数单位?师:老师这里有一些同样的纸条,把每张纸条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1/2;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1/3…你能继续说下去吗?能说完吗?如果越往下
分,每一份就越小。像1/2、1/3、1/4…分子都是1的分数,它们都是分数的标准,叫做分数单位。(板书:1/2、1/3、1/4…)师:老师用这些分数单位搭出了一面墙,想一想,如果这面墙里住满了分数,可以起个什么名字呢?生:(分数墙)师:分数墙里,有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生1:比如说:1/6,6乘1/6是1,可以用加法算。师:你们是怎么想到的?生:6个1/6是6/6,是1。师:还有不一样的吗?生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师:想一想: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最小的分数单位呢?生: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师:为什么没有最小的
分数单位?生:自然数是无限的。师:还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说法吗?生3:4个1/8等于1个1/2。师:你能像他一样再找一组吗?生:4个1/6等于2个1/3。四、学以致用、完成练习:师:同学们很了不起,发现了
很多奥秘,那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呢?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2、3题。五、总结提升、畅谈收获: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从度量的角度再次认识了分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认识,有了什么新收获?生1:认识了分数单位,以前
只知道分数。师:那你知道分数单位有哪些?生:1/2、1/3、1/4等。生2:没有最小的分数单位,有最大的分数单位。师:最大的分数单位是多少:生:1/2。生3:在分数墙里,发现了很多知识。师:你发现了哪些知识?生: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师
:分数墙里还有很多知识,下课之后,请继续探究其相关知识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