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3.doc,共(3)页,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56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找最小公倍数》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51—5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2)探索找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和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3)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两个数的公
倍数和最小公倍数。(4)通过教学,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比较推理的过程中思维的不同层次发展。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活动。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和价值。教材分析: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掌握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了以后
学习通分做准备。在生活实际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义和作用。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采用“找”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学情分析:在不同的学校、班级做试验,让学生用模拟小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
。在动手操作中,由于受密铺的影响,学生横拼竖摆,不仅耗时过长,而且很难有效的构建公倍数内在的结构关系。因此在设计操作环节时,我搭建“脚手架”。通过选择墙砖摆正方形和同一种墙砖摆多个正方形两个情境进行有效教学。成功搭建起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的桥梁
。教学重点:建立两个数的公倍数的概念,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难点: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学具准备:游戏卡片一套、模拟墙壁的平面图、模拟长方形墙砖多套和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求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2、回忆:如何求一个数的倍数?二、学习新课1、直观理解师:我们来比比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在下表中找到4的倍数和6的倍数。(课件:数字表)12345678910111
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2、请大家拿出题单,认真读题后,快速完成。3、生独立找,汇报,展示4、请大家仔细观察数字表上
4的倍数和6的倍数,如果继续找下去,还有4和6的倍数吗?有多少个?你有什么发现?(这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你能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吗?如果继续找下去你还能找出一些来吗?可以找多少个?哪一个是最小的公倍数?5、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找最小
公倍数。板书课题:找最小公倍数6、谁来说说什么叫4和6的公倍数?公倍数有多少个?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7、刚才我们是怎么找到4和6的最小公倍数的?8、小结:先分别列举出4的倍数和6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4
和6的最小公倍数。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列举法。9、通过淘气的集合图,加深对公倍数意义的理解三、探究方法1、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1)师:刚才我们用列举法找到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数,用同样的方法能找出下列各数的最小公倍数?大家试一试。(每组一题)8和20
10和66和8(2)教材82页练一练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演示结果师:观察每列数据和结果,哪些数上既标有“○”又标有“△”?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如果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3)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
现?为什么?81和912和6如果两个数中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师引导学生小结特殊情况下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倍数关系看大数;公因数只有1求乘积。师: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和互质关系时,除了用列举法,还可以用你们发现的特殊办法去找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
更简便。(4)我们进行一个抢答比赛,看谁能最快找到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2和66和74和122和510和209和510和118和10学生抢答,请学生说说想法五、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找最小公倍数,知道了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其中最小的一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还知道了找到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列举法,以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