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1.doc,共(6)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303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卫星运行时间》说课稿说课的题目是《卫星运行时间》(即三位数两位乘两位数的乘法。)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卫星运行时间》一课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三位数乘以一位的乘法的基础上来
进一步拓展。应该说这是一节并不能是完全意义上的新课,学生在基本技能上还是有知识与能力基础的。纵观北师大关于乘法这部分内容的教材编排,更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从最开始的乘法意义起,就很注重让孩子们进行对算式意义的表达,这为多位数相乘的算理理解提供了认知基础,而横向对比人教、苏教等版本甚至
台湾地区的教材,几乎都只关注技能的培养,即:竖式计算的方法。而北师大版更注重算法多样化的一种渗透,在充分理解多种算法背后的算理之后,倾向性地优化算法,应该说这样的教材编排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不但会算,还会变着法的算,不但能算对,还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是我对本课教材
以及北师大教材特点的一点认识。本节课最基本的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按照教材的系统性来看,这应该是一节熟悉的新课,因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算理上的初步探索以及竖式计算的教学,因此本节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部分应该较为轻松,
所以我将设计的重点倾向基本过程和基本经验,更侧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因为在此之后关于整数乘法的内容就结束了,可是三位数乘三位数怎么办?四位数相乘、五位数相乘呢?所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学习力,才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根本。2教学设计是立足于教材,但是要以学生为本,小学四年级学生处于
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黄金阶段,既需要强烈的形象来刺激,又需要理性的分析与综合。同时,四年级的同学数学学习的基本习惯已经初步形成,但是对于信息整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交流分享等解决问题等数学学习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落实基本知识,培养
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这两个维度的目标完成情况。基于以上对教材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估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2、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
算,并乐于与同伴交流算法。3、培养计算的兴趣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利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了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教学难点:理解竖式的算理及与各种算法间的联系。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有
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是将已有知识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学习中。计算教学是比较单调的,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索为主线。按照自主探究-交流-归纳这样的思路,采取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用观察、比较、演示等方法,运用
知识3迁移引导学生发现竖式计算的优越性,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争当航天小勇士、我是计算小能手、我是航天小博士”这样激励性的语言及小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兴趣和计算
习惯。四、教学过程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我首先通过王亚平的录音,并课件出示卫星运行图,简单介绍卫星,从发现的信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
一圈需要114分”引出课题—卫星运行时间。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出卫星绕21圈需要多少时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有的放矢,并且直接切入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为
下一步探究新知作准备。)第二环节:自主探索,构建新知(分三个步骤进行)(20分钟)第一步:结合情境进行估算让学生估计出114x21积的范围?(2200---2400),鼓励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估算,用自己对数及关系
的理解,培养数感,预见计算结果的数值范围,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学生在估算的过程中,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多种策略。第二步:具体计算,探索计算方法。4试着算一下114×21的精确结果是多少?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进行交流,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前面的估算环节就为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提供了多种策略。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自主探究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我让孩子自己介绍,教师适时点拨,理解算法。对于表格计算方法,这
种算法虽然接触过,但学生根本不会主动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直观体现了乘法分配律和位值制的思想,所以结合课件演示来理解算理。第三步:对照比较,总结方法。在此基础上优化算法,我把重点放在沟通算法间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反思,最终选择并逐步掌握适合自己的算法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辨别
,让学生在充分反思的过程中发现竖式的算理来自于学生的算法多样化中,逐步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第三环节:拓展应用,巩固新知(18分钟)这一环节,我以闯关的形式进行,设计了三种类型的习题。第一关:基础练习,我是计算小能手出示三道典
型算式54×312408×2547×210。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再计算,教师在巡视时注意搜集错例,并指明错误学生板演。这道题做完后,让学生说说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数学课是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这样的形成性练习意在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对竖式计算有
一定的把握。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疑问作为生5成性资源,再次让学生自己会诊,这样更有指向性,也提高了运算能力。第二关:火眼金睛辩对错练一练第二题:(森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再
改正,当堂解决共性问题。意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三关:我是航天小博士(课件出示)这是一道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飞行时间的解决问题的练习,意在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东方红一号卫星每秒飞行778米(1)15秒飞行多少米?(2)1分钟飞行多少米?练习题的设计
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深化了新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环节:学习评价,总结(2分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认为自己哪里掌握
的比较好?能说一说乘法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吗?意在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对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全面总结,体验学习成功感。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利于今后成长。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是一好堂
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强化直观形象,加深理解记忆。虽然课件基本清晰地呈现了竖式计算的过程,表明了算理,但规范的竖式书写及课题仍是必不可少的。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方面
进行了说明,说的不到的地方,请各位评委给我指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