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15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华师大版.docx,共(4)页,525.89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8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15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计算器的使用的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领悟到解决问题要按程
序进行,感受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二、教学重点:1.认识计算器;2.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三、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混合运算。四、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展现计算的复杂
,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自然的引出电子计算器的应用)(二)讲授新课,实物演示(设计意图:新课之初,让学生自主观察感兴趣的计算器,找到认识的按键,激发学生的探索之心,然后老师介绍计算器的构成,讲解本节课要运用的常用功能键,为学生之
后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打好基础)(三)典例精析,强化训练通过经典例题,使学生熟悉计算器的键盘,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设计意图:例1及其练习是简单的加减运算,学生自己就得出了正确的结果,老师再加以肯定,给了学生继续探索的信心和动力。同时,在这个环节中,设置了想一想,
规范了负数的输入方法,直接作用到下面的学习中)(设计意图:例2及其练习设置的是乘除法,有了前面负数的输入方法之后,学生也可以自主得出结果。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一个小技巧,需要输入零点几时可以省略前面的零,直接输入点几
,可以提高输入的速度)(设计意图:例3及其练习是四则混合运算,这个环节规范了数据的输入程序,进一步让学生达到熟悉使用计算器的目的,而且更能让学生感觉出计算器带来的方便)(设计意图:例4明确了乘方键的使用方法,而且练习中加入了乘方的混合运算。这一环节也加入了混合运
算中括号的作用,当括号对运算顺序起作用时,必须按顺序输入括号,不能省略)(四)分组比一比,要速度,更要准确(设计意图:前面的学习,学生表示已经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接下来设置了比一比的环节,速度和准确性兼顾,把课堂推向了高潮。学生意犹
未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课下继续完成其他题目)(五)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2.你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总结,通过大家的相继补充,加深了本节课的印象,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六)作业(设计意图: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完成对本节课的升华)五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