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平行线》教学设计1-七年级上册数学华师大版.docx,共(7)页,39.14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87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5.2.1平行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并理解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学会平行线的画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体验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进而掌握平行线的概念。2.通过画图,体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直线平行线的情形,从而总结出平行公理进而体验并理解平行公理的推论。
【情感态度】经历实验、画图、观察归纳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理解.【教学难点】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归纳、理解与运用。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引入课题复习提问:直线的表示方式?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二思
考研究,获取新知1问题1教具:如图,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并将它们想象成在同一平面内两端成无限延伸的三条直线,将b,c不动,转动a,直线a从在c的左侧与直线b相交逐步变为在c的右侧与b相交,相象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直线b不相交的
位置呢?2平行线的定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3提问:(1)如果没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吗?(2)定义中的“直线”能改成“线段或射线”吗?如下图: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b”.4观察回想生活中有哪些平行
度现象?通过多媒体演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5平行线的画法:教师:给你一条直线AB,如何画出它的平行线呢?学生动手作画,讨论、交流画法。教师总结:一放、二靠、三推、四画。教师继续提问:可以作多少条平行线呢?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可以画无数条平行线。6体会“平行公
理”:教师:经过直线外点P,能画出几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教师安排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先进行归纳,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
行。7“平行公理”推论教师:过点D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它与(3)中所画的直线平行吗?教师同样安排两名学生上台进行操作,其他同学观察,然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学生先进行归纳,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教师总结:实质是:平行具
有传递性三巩固练习1判断正错(正打“√”错打“×”)(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3)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4)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
线平行。(5)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b且b∥c则a∥c。2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1)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_____。(2)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___。(3)若AB∥CD且AB∥EF,
则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B、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线段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线段平行。C、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射线是平
行线。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直线是平行线。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①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有一条。②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③过直线外一点与这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A、0B、1C、2D、3
5.在同一平面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垂直。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平行。(A)1(B)2(C)3(D)4四师生互
动,课堂小结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重合的直线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或平行.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
.五课后作业:练习卷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公理及其推论.难点在于画平行线、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应用.但是,由于平行线是直线,而直线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所以,我们需要借助同学们的想象力,将线段想象为直线。先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平行线的形象,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得出平行线的定义.教师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一条件.画平行线时要强调“过直线外一点”.用几何语言进行叙述过程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引导,逐步让学生养成相应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