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3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91.000 KB
  • 2022-12-1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doc,共(3)页,9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4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角的初步认识【课前思考】角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也是进一步认识其他几何图形的重要基础。“角的初步认识”安排在第一学段,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常见几何形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传统的教学内容。《课程标

准(2011版)》对该学段教学要求定为“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角”。然而现实中的“实物角”与数学中的“抽象角”既相互依存,又有本质区别。如何基于儿童的视角来认识数学上的角,建立角的抽象概念,理解角的本质属性,是教学中必须给予关注的。一、如何处理好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转换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对“角”的原生认识,在他们的头脑里,角是一种尖尖的、刺刺的“触觉”,比如牛角、剪刀上的角等,指向实物角的物理特性。或是一种凸起的“视觉”,比如桌角,指向物体的一部分。显然,这些来自生活的体验与数学上的抽象概念是

有差异的。在数学的世界里,图形不是具体的东西,点没有大小,线没有粗细,角是无法触摸的。但是我们的教学无法脱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必须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适当地利用已有的感性体验,循着“生活——数学——生活”的认知路径,顺利地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理性过渡。同时又要避免日常概念

对数学概念的干扰,摒弃非本质特征,突显角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建立“数学角”的正确表象,再带着数学的眼光重新认识那些附着在生活中的“角”。二、如何把握好生动与深刻之间的平衡“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边画得的长短无关”,角的这一特性一直以来是教学的难点。虽然教材并

不要求学生作出这样的表述,但只有理解了角的这一特性,才能正确判断角的大小,为第二课时学习直角、锐角、钝角作好铺垫。在第二学段,教材对角的概念给出了静态的描述: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借助射线的概念,同时通过角的度量就可以让学生“数学地”把握角的

大小。然而,第一学段没有引入射线概念,在二年级的儿童眼里,角与其所占据的面是一体的,边越长,所占的面就越大,这个角自然就大。面对可能出现的认识偏差,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角的大小。借助活动角的操作让2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角的两边像嘴巴的张合一样,张开则角变大,合拢则角变小。再通过设置比角的认知冲

突,激发学生对角进行比较,同时有机渗透了角的动态定义,在抽象的数学世界里生动地感受角的大小变化。【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P84~85。【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和熟悉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角,知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识别

角,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的过程中,归纳角的特征,建立数学角的表象。3.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存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把握角的本质特征。【教学难点】感受角的大小变化,能直观判断角的大小。【教学

过程】一、结合生活,抽象角的特征1.引入摸角:生活中许多物体上有角,你能从袋子里摸出一个有角的物品吗?2.抽象取角: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把物体表面上的角取下来。观察:这些角长得不尽相同,为什么都是角呢?自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归纳:角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二、多维练习,突显角的本质1.辨一辨:

想想做做第1题2.画一画:想象一个角,把它画下来。引导:虽然角的边画得有长有短,角的开口方向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3.找一找:(1)寻找图形中的角3(2)寻找生活中的角三、动手操作,感受角的变化1.比角:生活中还有

很多“会变”的角(出示钟面,演示从1时——3时——5时)。提问:观察1时、3时、5时的角,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操作:(1)用吸管做一个和3时一样大的角;(2)做一个比3时角大的角;(3)做一个比3时角小的角。引导重叠法比较角的大小。

2.创造角(1)用两根吸管创造两个角。观察:两个角的大小。(2)用两根吸管创造四个角,思考:怎样让这四个角一样大?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要使角变大,就把两边张开;要使角变小,就把两边收拢。三、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什么疑问?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