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6、7减几》教学设计3.docx,共(3)页,26.76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41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6的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6(P54)。二、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的加法和5以内的减法知识之后,安排的又一个关于计算的教学内容,它是学习20以内减法的主要认知基础,也是今后解决更复杂计算
问题的基础,建立在学习了6的组成和粉尘的基础上。三、学情分析本班为普通学校中的特教班,学生年龄大致相当于普教三年级的年龄,由智力障碍和自闭症儿童组成。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部分学生的语言发展障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现状,可将学生分为A、B、C三组进行分层教学。A组:能够进行事物观察,已经掌
握了10以内的加法和5以内的减法,基本能够独立或少量提示下利用小棒、手指等工具进行计算。B组:能够在提示下进行持续性的事物观察,能够在教师的提示下利用小棒、手指等工具进行10以内加法和5以内减法的计算,但无法独立计算。C组:能够在指导下进行实物操作,在教师协助下能够操作计算工具—
—小棒,有数的概念,但不能独立或在协助下进行完整的算式计算。所有学生都有一定的减法计算经验,但是由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对于减法含义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具体计算过程中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计算时易出错。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A组:能够进一
步理解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看图列一道减法算式。B组: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图片列一道算式。C组:能认读数字1-6,能正确数出相应的数量。(二)过程与方法A组:能够根据情境尝试说一说相应减法算式的意义,能够用两种方法计算6的减法。B组: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根据情境说一说相
应减法算式的意义,能够在教师语言提示下用两种方法计算6的减法。C组:能跟读减法算式。(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的兴趣,并能够用所学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五、教学重点掌握6-1和6-2两个算式的计算方法
。六、教学难点理解6-1和6-2两个算式的算理。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6颗糖果,依次分发给学生。(1)6颗糖,谁坐的最端正,就奖励给谁。6颗糖中吃掉1颗糖,就是去掉1颗,我们用减法,去掉1颗,减1。(2)去掉2颗
呢?去掉3颗呢?4颗呢……2.揭题:从6里面去掉几,就减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的减法!(板书)齐读课题——6的减法。(二)新授1.出示例题1。(1)你看到什么了?几只小鸟?(2)看,飞走了几只小鸟?(3
)树上还剩几只小鸟?(4)根据图片我们一起来列一个算式。树上有6只小鸟,用几表示?飞走1只,从6中去掉1,减几?(板书)树上还剩5只鸟?怎么表示?(板书:6-1=5)(5)刚刚我们看图列算式,现在不看图,来说一说算式中每个部分表示什么意思?师示范:6表示
树上原来有6只小鸟,减1表示飞走了1只小鸟,等于5表示树上还剩5只小鸟。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学生轮流说。2.出示例题2(1)你看到什么了?几只猫?(2)跳下来几只?从6中去掉2,用加法还是减法?减几?(3)沙发上还剩几只小猫?(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6-2=4)(4)那这个算式中的每个部分表示
什么意思呢?(5)开火车读一读算式。3.计算方法除了直接看图算出6-2的答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教师直接示范数彩笔和画圈两种方式。(三)练习1.篮子里原来有几个苹果?小朋友拿走了几个苹果?篮子里还剩几个苹果?2.谁能看图列一个算式?3.谁能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4.如果小
朋友拿走了2个苹果,谁能看图列式?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5.谁能用数彩笔的方式计算6-1=?6.谁能用画圈的方式计算6-2=?7.请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分别用这两种方法计算这两道算式。A组:直接笔算B组/C组:在教师的
协助下利用贴片计算。(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道算式,他们是6-1=5和6-2=4他们都是6的减法,分别表示从6中去掉1,还剩5,从6中去掉2还剩4。2.分发奖励物,学生获得几个大拇指,可换取相应数量的糖果。(五)板书设计
6的减法6-1=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