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一年级下册《1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doc,共(8)页,7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7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认识13个生字和2个新偏旁和1个笔画,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3、能找出文中明显的信息,体会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爱之情以及乡亲们对毛主席的想念之情。4、初步体会“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引申义。教学重点:识
字写字,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饮水思源之情。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来,孩子们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出示“红井”图片)师:对,它是一口井,可它不是一口普
通的水井,它的背后还藏着一个红色历史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吧!2、齐读课题,认记生字师:请大家齐读课题。呀,课题中的3个生字宝宝,你们都读出来了,义务教育教科书部编本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快来交流一下,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学生交流记忆方法)预设:生:“吃
”与嘴巴有关,所以我记住了。师:是啊,利用偏旁识字,这是一种好方法。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忘”,一个“亡”加一个“心”,就是忘。师:看,她多聪明!“心”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新偏旁,它叫“心字底”。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心字底的字?让我们一起来用心读一读这些心字
底的字(课件出示:想、念、思、您)。师:快看,“井”字迫不及待的跑出来了,你有什么好方法快跟大家分享一下吧。生:我知道“井”的四周是一些像栅栏的东西围着。师:你根据这个字的形状记住了这个字。你真了不起,这也是我们古人最古老的一种造字
方法。来,让我们快来听一听“井”的自述吧。(设计意图:本环节大约用时3分钟,从一张井的图片背景入手引领学生课文,有利于在瞬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他们心中唤起一个又一个对故事的好奇,打开孩子的想象空间,营造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师过渡:课题中的生字我们已经认识了,那课文中的生词你们都能读准确吗?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小老师领读)2、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齐读、指读)3、出示生字,交流识字方法(指读)师:孩子们,可真难不倒你们啊!那词语中这些可爱的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指生一行一行的读师:大家可真了不起,你是
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预设:出示“席”:大家猜猜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生猜答)那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席”?这也是要学的新偏旁,它叫“广字头”板书:广你能给这个字找个好朋友吗?师:继续交流,谁有好方法记住哪个字?生:老师,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战”,站立的“站”,把
立字旁换成右边的戈字旁,就记住了。师:你真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不仅认识“战”,还知道“战”的偏旁读戈。真是太棒!4、指导写字过渡:看来巧用识字方法能帮我们认识很多的生字宝宝。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笔画。出示:横折弯领读两遍。指导写横折弯。师范写:在写
“横折弯”时,要注意横要短,后向下折,再右弯。生书空。师:一个汉字要想写好,光写好一个笔画可不够,睁大眼睛用心观察,“没”的其他笔画,在写时,注意什么?(生交流)师:对,几最后一笔是“乙”,而没是横折弯。孩子们,来,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空。(右边第一笔短撇要靠近竖中线,
横撇起笔要在中心点上)。师:请同学们在你的本子上,学写两个没。生一边写,老师一边巡视师:***的字写得真好看,我们一起来看。你觉得她哪里写得好!(师生交流评价)(设计意图:本环节大约用时20分钟。一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基本
的识字方法和能力,这一环节旨在进行适当的检查与交流。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从字形、词义等方面去自我发现,互相提醒学习中需注意的地方,然后教师进行有效指导,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三、精读品味过渡:刚才这些生字词语我们都很认真地记住了它们。谁想起来
把课文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一)指生分段读课文(二)交流: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1、交流学习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个句子?(指生读)你从这句话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三个地名的关系)2、师范读,指导读好长句子。师:遇到这样的长句子,要注意句子间的停顿。
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老师读。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读?(指生读、齐读)师:那你知道毛主席是谁吗?(板书:毛主席)介绍毛主席:他就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任主席,他的名字叫“毛泽东”。他为我们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创建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人们尊称他为“毛主席”。
3、联系实际,体会挖井之因师:孩子们,现在你们家喝的水从哪来?(自来水,纯净水,买来的净化水)。而在过去没有自来水,纯净水,人们喝水只能去井里打水。(出示图片)可是,在遥远的沙洲坝,连一口水井都没有。没有井,人们想喝水可怎么办呢?交流出示: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
远的地方去挑。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生读)师: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很远”有多远?从咱们教室走到学校大门口你觉得很远吗?从你家走到学校你觉得很远吗?(很远)师:那你每天怎么来上学?(坐车、妈妈骑电动车)师:如果你步行从家走到学校,你会怎么样?(累、又累又渴)师:同学们想象一下,沙洲坝
的乡亲们要步行这么远的路,肩膀上还要挑着重重的一担水,他们会怎样?又累又渴师:谁能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来读读这句话?师:是啊,满头大汗,腿脚发软,多么累,没有水井多不方便啊!沙洲坝的乡亲们多么渴望自己村子里能有一口水井啊!就在这时,住在这里领导革命的毛主席见到人们面临着缺水的困难,他就带领战
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出示: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师:谁来读一下?师:有了水井以后,乡亲们就再也不用(走那么远的路了),再也不用(口渴了),再也不用(累的满头大汗了)。师:是啊,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这甘甜的井水。(板书:
乡亲们)乡亲们最想感谢的人是谁?(毛主席)想想乡亲们心里会怎么想?4、理解“时刻”,体会“不忘”之情创设情境,理解“时刻”清晨,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乡亲们,要淘米做饭时,就会想起毛主席:中午,从田地里收割庄稼回来的乡亲们,
要喝水解渴时,就会想起毛主席;傍晚,放学回家的孩子们,要戏水玩耍时,就会想起毛主席。清晨想,中午想,傍晚想,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同一件事,这就叫“时刻”。所以,乡亲们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5、感情朗读,延伸“时刻”出示: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师
:你能读出乡亲们对毛主席的这种时刻想念之情吗?谁再来试试?一起来!(设计意图:本环节大约用时10分钟。“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以读为本,重视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这一环节,首先通过让学生分段读文,找出明显的信息。然后引导学生通过
想象读、抓关键词读等多种形式体会,在读中理解、理解中感悟)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师:当年的沙洲坝的乡亲们没有忘记毛主席的恩情,就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这真是——现在,沙洲坝的乡亲们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乡亲们却仍然没有忘记毛主席的恩情。这真是——世世
代代的沙洲坝的乡亲们时刻想念毛主席,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世代想念毛主席,人人想念毛主席。师:是啊,伟大的毛主席一生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他不仅仅是为乡亲们挖过井,他还帮乡亲们碾过米,为乡亲们沏过茶,为乡亲们送过棉衣。
毛主席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全国人们也都像沙洲坝的乡亲们一样世世代代歌颂他、赞美他!(设计意图:本环节大约用时3分钟,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故事的寓意。由“时刻”引申到每个人“不忘”,让学生在学习文本语言的同时,得到思想的洗礼,不仅习得语言理解的方法,还习得饮
水思源之感恩情。)五、布置作业1、把今天学的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吃水不忘挖井人乡亲们想念毛主席2、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分享一下。(设计意图:了解毛主席的其他事迹,向学生推荐阅读,让学生走进搜集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懂得分享,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板书设计非常清楚地呈现文本中明显的信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