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练习对生物进行鉴别》教学设计1-冀少儿版生物七年级上册.doc,共(5)页,5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冀少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练习对生物进行鉴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生物检索表的作用,举例说明生物的分类等级单位。2.尝试使用生物分类检索表鉴别各种生物。3.在尝试对生物进行鉴别的过程中,提高鉴别技能和生物科学素养,以及对
事物观察、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检索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形成爱护生物、关爱生命的情感。过程与方法: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和归纳总结等在探究中完成目标。2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的求知欲,但是由于年龄、阅历的局限,认
知有限,缺乏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对新鲜生物的认识就不知所措了。经过前四章的学习和上节课分类知识的铺垫,对植物和动物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对新鲜生物的鉴别是难点。根据学生的以上特点,本节课在引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检索表,理解检索表是如何构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生物之间的特征多少,逐渐推出生物
七个分类等级单位。接下来通过小组探究、合作交流,对检索表进行运用。找到生物的分类地位,判断生物的分类等级并对生物进行鉴别,来逐级突破难点。3重难点重点:1.分类检索表的作用。2.生物的分类等级。难点:使用生物检索表鉴别生物。4教学过程教师准备:1.搜集材料,制作ppt2.准备实验材料:紫丁
香、连翘、迎春花、紫叶李、西府海棠、紫叶碧桃、榆叶梅、《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3.教师自制的部分植物表和部分动物检索表学生准备:自备一本字典教学过程:【导入】老师最近在看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字
,不认识的——什么草。谁认识?当我们遇见不认识的字的时候第一个念头是什么?(学生:查字典)现在用手中的字典,大家开始查这个字。稍后,请您告诉大家这个字的读音以及你是如何查的。(学生:观察“蓍”字特征,草字头,利用部首查字
法先在“部首检字表”里找草字头,再在检字表找到剩下的笔画—10画,最后检到这个字读“shi”)我们班的xx同学也有一个问题,需要请教大家。四月的石家庄春暖花开,美不胜收,是郊游的好时节。xx和家人周末一起去春游赏花,见到了多种花,可是他却叫不上花的名字。我们想:
如果生活中有像字典一样的资料去查阅不认识的生物那该多好。其实,在分类的基础之上我们确实构建了生物大字典——那就是检索表。(出示《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这就是生物检索表,是一本生物字典。在检索表中我们就可以像查找生字一样,根据一种生
物的特征,查到该生物的名称。到底检索表怎样使用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活动一:完善并认识简单的检索表【自主完成】结合课本P119《探究竟》,根据生物的特征给生物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将生物名称填写在括号中。【学生回答】简洁快速的回答,对生物对号入座。教师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思
考:1.检索表有什么特点?2.检索表是根据什么编制而成的呢?【学生回答】1.每一对相对立的特征编为相同的编号,在其中一个特征下面又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那就在下一级再编写相同的编号,如此往复,直至编制的终点。2.
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编制而成。这是针对9种生物的检索表,实际上,自然界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根据每种生物的特征逐渐补充完善检索表,使它越来越丰满,就成了现在这样厚厚的一本。(再次出示《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活动二:逐级推导得出界门
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自然界的200多万种生物,经过人们的不过不断地观察和总结,人们发现有的生物能自由运动,有的不能。最初人们就根据这个特征对生物进行划分,分为了两界。能动的就属于动物界,不能动的就属于植物界。然后我们再以
动物界为例,有的有脊椎,有的是无脊椎的,那就在界的基础上又划分了不同的类群,分为脊索动物门。在脊索动物门中,发现有的动物是卵生的,有的是胎生的。就把胎生哺乳的划分为哺乳纲。又根据哺乳动物的食性等特征划分为食肉目、奇蹄目等,比如说虎是属于食
肉目的。在食肉目中又根据不同生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划分,以虎为例,虎属于猫科豹属虎种。所以,我们总结生物的分类等级为界门纲目科属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1.最小的分类单位?2.最大的分类单位?3.分类单位大小与包含生物种类多少、生物之间差异、生物
共同特征多少的关系?小结: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界;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之间的差异就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活动三:检索表的使用【自主完成】利用教师编制的部分动物检索表,找到家猫、豹和大熊猫的分类
地位,填写在项目纸上。【交流展示】1、小组代表用语言描述这三种生物的分类地位。2、分析他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界动物界动物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纲哺乳纲哺乳纲哺乳纲目食肉目食肉目食肉目科猫科猫科熊科属猫属豹属大熊猫属种家猫豹大熊猫判断亲缘关系:家猫和豹
同属猫科,大熊猫属熊科,所以家猫和豹二者的亲缘关系要近些。【小组合作】根据植物的器官——花、叶的特征鉴别植物认真观察实验台上各种花的特征,根据教师自制的部分植物检索表,对各种花进行鉴别。【交流展示】1、小组2人上前。1人讲解,1人负责配合操作。2、结
合实物和检索表,说出鉴别结果并简单描述对生物的鉴别过程。【拓展提升】根据植物的器官——果实、茎的特征鉴别植物根据课本P121《探究竟》中的检索表,判断十字花科植物的名称并填写在项目纸相应的横线上。【交流展示】携带填写好的鉴别结果,投影展示,结合检索表,说出鉴别结果并简单描述鉴别过程。活动四:交流
分享思考:利用检索表进行鉴别的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有哪些?步骤:先观察找出生物的特征,再对照生物的特征进行检索,逐项确定、鉴别,逐级选择符合的项目。注意事项:1.一定要细致观察,了解生物的特征。2.进行检索时,要逐项确定。3.检查完毕后,要进行核对,防止检索有误,如果有错误,要重新检索。
活动五:走进生活我们常用的调味品—八角茴香,俗称大料。大料和莽草很相似,但莽草的果实内含毒素。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曾报道,有人误将莽草果实当做大料食用而造成中毒死亡。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区分两种植物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呢?果实一般8瓣,顶端顿尖----
八角茴香;果实一般6-13瓣,顶端细长---莽草活动六:畅谈收获: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课堂小结:1、检索表是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编制而成。2、检索表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3、检索表的作用:了解分类等级,判断亲缘关系,鉴别生物。结束语:同学们收获很
多,通过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检索表,并利用检索表对生物进行鉴别。所以,当我们下次再次亲朋好友结伴而行的时候,不仅能够观赏大自然的美景,还能够辨认自然环境中的生物,让你在享受旅游乐趣的同时感受生命的魅力。教学反思:1.教
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是“请你帮忙”兴趣导入。从身边事入手,遇到不认识的字时,查字典,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事物的时候怎么办,如何鉴别它们,引出检索表;二是我完善我总结补充。认识什么是检索表;三是我练习我提升。在认识
什么是检索表以及检索表是怎样构建的基础上对检索表进行运用;四是交流分享。让学生体会并总结检索表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五是走进生活,将课堂上学到的生物知识、基本技能运用于生活中;六是畅谈收获,学生各抒己见,将所学与大家分享。各个环节
一环扣一环,层次深入。2.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实物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形成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人人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拉近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距离。3.体现了
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中,急切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做学生发展的促使者,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这节课中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交流展示中使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为
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整堂课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思想,在教学活动中时刻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原有对生物的部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5.本节课的
不足之处:个别同学的参与度不够高,评价的方式应该更加多样化。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直接告诉学生某种生物的名称,不如使学生学会对生物鉴别的技能。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我希望学生在
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鲜活起来,激发学生更加浓厚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物知识就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