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部编版(五四制)语文一年级上册《13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doc,共(3)页,11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6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13课乌鸦喝水教学设计年级一年级主备人所在学校单元第七单元课题13.乌鸦喝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懂得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识字写字。3.懂得遇到困难要
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准备水杯,石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通用设计设计意图猜谜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动脑思考。读练结合,使学生真正掌握生字、生词。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实验体会水慢慢升高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一)1.给同学们出一道谜语,让学生猜猜是哪种动物。2.(出示乌鸦的图片)让学生看看乌鸦的样子。3.老师总结:小乌鸦长有黒黑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长长的羽毛。4.导入课文:本篇课文就讲了一只小乌鸦的故事
,相机板书:乌鸦喝水。二、初读课文(一)自由读课文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并将不认识的生字、生词标记出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请学生认读生字、生词,正音。生字:乌,喝,渴,到,找,呢,旁,法,起,
升。生词:乌鸦,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慢慢。2.学习了生字、生词后,相机出示填空:(1)喝渴小弟弟口()了,要()水。(2)为办这个()法真好!他()班级做了很多好事。2(3)乌鸟这种()的名字叫()鸦。三、再读课文1.请学生再读课文,划分出课文的
自然段。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水喝喝不着喝到水)四、精读训练(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提问学生读课文,思考“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与“一只乌鸦口渴了,找水喝。”有什么不同的含义。(1)重点
指导理解“口渴、到处”,想一想,乌鸦为什么找水?怎么找的?水是不是容易找?(2)说明乌鸦很口渴,又找了很多地方,真不容易。(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小组合作1.请大家自由读第二、三自然段。用“﹏”划出乌鸦为
什么喝不到水的句子。点名请学生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所划的句子。2.请大家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划出乌鸦想到喝水的办法的句子。请学生读第四自然段,读出所划的句子。3.请学生读句子“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衔起来,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乌鸦
就喝着水了。”并学会用“慢慢”造句子。出示:(1)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2)气氛慢慢活跃起来了。(3)慢慢。五、总结全文1.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这是一只(聪明的、爱观察的、爱动脑筋)的乌鸦。2.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1)用吸管吸。(2)把瓶子放
倒。(3)请别的小动物帮忙。六、扩展练习:1.小小文学家:“有一天,乌鸦又口渴了,到处找水喝,看见前面有一口井,乌鸦飞了过去,可是井太深,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井里,结果……”请同学们续编故事的结果
。请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编一编故事接下来的发展和结局。2.小小科学家:当瓶子里的水少于一半时,放石子的办法还能喝到水吗?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会乌鸦找水喝的迫切心情。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到处、喝不着、一个一个地、慢慢),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乌
鸦在喝水过程中的心情,体会乌鸦聪明能干、肯动脑筋的精神。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编故事和直观体会水慢慢升高过程的实验,体悟小乌鸦遇到困难能够动脑筋想办法的精神,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会动手实践的方法3请几位同学上来做个小实验,引导学生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两个瓶子里的水
位有什么不同,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瓶子里的水位的变化。学生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总结实验结果:当瓶子里的水少于一半时,无论放多少石子,水都升不到瓶口。七、作业设计(一)熟读课文。(二)描红,写字。八、板书设计13
乌鸦喝水找水喝喝不着喝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