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数学五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2-【人教版】.docx,共(8)页,59.16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2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80-81页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整理和复习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经历知识整理与回顾的过程,形成知识网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学情分析:本节“整理与复习”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系
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构成知识网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及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性质等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和复习
知识的方法。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复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培养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知识的能
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谈话揭题: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设计意图]:直接出示课题,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二、整理知识1、引导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点。师: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又
有哪些主要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师: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根据知识要点和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整理,并记录。我们来比一比,看哪组整理得既清楚,又完整,而且有特色。(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参与讨论)[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整理的过程,每一名同学充
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个性得到张扬,更从其他同学的讨论中完善知识的建构,取长补短。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发表或指导学生的建议,成为合作者、引导者。2、展示交流。师:同学们,整理好了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一下整
理的结果和过程。在介绍之前,老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请大家认真听,再想一想,请你给它们做个评价。(学生展示,学生点评)3、回顾总结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是根据什么来整理这些知识的?以什么为基本概念?分成哪几部分?老师随着学生的
汇报,出示知识网络。4、自我检测对于这部分知识,大家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请提出来。[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我检测中,明白自身的不足之处,可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进行弥补。学生的反思是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自主学习,自
我肯定,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三、巩固提高(一)本单元主要内容:1、一个物体、或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可以用()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2、把()()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3、分数单位是指把()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的
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除数≠0)4、分数可以分为()和()。5、真分数:(),分数值()1假分数:(),分数值()1。6、假分数分为两种形式:7、分子是分母的()的假分数,可以化成()。8、分子不是分母的(
)的假分数,可以化成()。9、带分数由()和()两部分组成。带分数一定大于1。10、分数的基本性质:11、分数的基本性质与除法商不变的性质是有联系的。除法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二)综合练习1、填空(1)3/5的意义是()(2)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3)7个1/18是()。()个1/12是11/12。(4)20分=()时(填分数)(5)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2、判断(1)假分数一定比1大。()(2)1米的4/5和4米1/5的一样长。()(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
的大小不变。()(4)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5)分数单位是九分之一的真分数有8个。()9213、解决问题(1)一袋大米重50千克,已经用去24千克,剩下的大米
的质量是原有大米质量的____。(2)把10克糖放进90克水中混合成糖水,这时糖占糖水的______。(3)把一根5米长的管子等分成8段,每段长多少米?每段占这根管子的几分之几?[设计意图]与实际生活相联
系,激发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鼓励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与实践相联系,感悟数学的应用性,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系统复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相关知识,并做了一些相关练习。同学们,你们今天
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根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完成整理的过程,完善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更从其他成员的讨论中完善知识的建构,取长补短,同时培养学
生学会倾听,学会交流。最后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巩固并拓展知识。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合作分析和探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帮助学生理清这一单元的知识脉络,并通过自主练习过程,能够熟练运用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探究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