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反思-【人教版】.doc,共(3)页,4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31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给饺子打针中的数学》中的问题——《列方程解还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反思《给饺子打针中的数学》这篇文章记述我将一个交织着母亲爱与智的故事与数学知识巧妙融合在一起的一节课,2016年5月发表在安徽的《
教育文汇》上。时隔11年,我想再次把这节课带入课堂,并录制下来。所以开始整理教学设计,制作课件。制作课件时,我发现原来设计的题目有问题。原来的题目是这样设计的:母亲为饺子打针,吸一针管盐水注射一个饺子。注射一个饺子的时间是吸一针盐水时间的2倍。母亲为200个饺子注射盐水用了半
个小时。母亲为一个饺子打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呢?设计这个题目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掌握用方程解答题目中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当时学生们用算术方法和方程两种方法解决了这道应用题,他们也没发现按照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根本没必要去设两个未知数,只需要把半个小时化为1800
秒,用1800÷200=9(秒)就直接算出母亲给一个饺子打针的时间了。所以在这次教学设计中我对题目进行了改造,把问题变为:给饺子打针时吸一针盐水和注射一针盐水各需要多长时间?这样以来,问题就变成求两个未知数的问题了。为了上好这节课,就必须把故事讲好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当时学校教学讲条件落后,没有多媒体设备,课堂上我自己口头给学生讲了这个故事。现在我校的多媒体设备先进,可以事先录制故事插入到课件中去。但是我依然准备自己口头讲述故事,所以我要再次熟背故事。年轻时候记忆力超强,头天晚上看的故事,第二天能完整地讲述给学生。可是现在年龄大了,记忆力衰退,我必
须反复背诵这个故事。于是拿着稿件回到了家里,在家见缝插针背诵这个故事。放在电脑桌上的稿件被老公看到了,他拿起稿件看起来。还没看完他就叫起来:“周华伟,你这个题目设计的有问题啊!“我笑着说:“我也发现有问题了!你说说你发现的问题是什么?”他说:“一个最小的针管是5毫升,吸满一针管盐水至少要注
射5个饺子。如果全部注射到一个饺子里,饺子不就泡烂了吗?设计的不合常理也不严密!”原来他发现的问题和我发现的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但我还是和他争论:“那是你们医院的人从专业角度看出的问题,安徽《教育文汇》已经采纳了这篇文章,说明不用考虑那么多。我只是将数学问题融入故事中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老公说:“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们自己设计要严密!”我说:“按照你说的,一针管盐水注射五个饺子问题不又复杂化了吗?”倔脾气的老公恼了:“你是数学老师,你的题目设计有问题,我给提个建议你就应该改正,还狡辩什么呢?!“我俩吵架的架势让正
在吃早餐的女儿急忙捂住了耳朵!老公带着女儿出门打羽毛球,我一个人留在家里,静下心来想想,觉得老公的建议有道理。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改造这个题目。经过简单的思考我把题目改为:母亲给饺子打针,吸一针盐水和注射一针盐水共需要9秒钟,注射一针盐水的时间是吸一针盐水时间的2倍。吸一针盐水和注射一针盐
水各需要几秒?题目这样改造,简化了条件,求两个未知数的目的更明确,而且不涉及饺子的总个数,也就不用追究一针盐水注射几个饺子,问题的严密性合理性也得到了解决。这件事也给我一个启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候必须考虑问题情景的合理化严密性,而一个人的经验往往不面,思
维也会有失缜密。这时,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集体备课不仅集中了同学科教研组众人的智慧,在不同的教学设计中选择最优化的教学设计,同时也弥补了一个人备课的局限性,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上完这节课我又发觉一个问题:就是眼高手低!给老师们指导课时把别人
的不足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来:比如老师过多干涉,打断学生话语;唯恐学生听不明白,太过啰嗦;板书潦草,规划不合理等这些毛病我都出现了。年龄大了耳不聪目不明,学生练习中的错字也没发现,回答问题的错误也没听出来,课件中的错字也没检
查出来......种种瑕疵让作为一个教学管理者的我深深体会到一节成功的课需要一次次锤炼,一点点改进才能日臻完美,也深深体会到我校每学期优质课竞赛中老师们所经历的煎熬。所以,我在指导教师们同时,还需要向向老师们学习,还需要自己多次亲自进入课堂躬身实践才能更加真切地把
握教材驾驭课堂,真正成为老师们课堂改革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