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数学四年级上册《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docx,共(2)页,4.22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4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授课教案授课时间: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型新授第3课时教法讲解法、独立计算教具投影仪、口算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
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学流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引学口算40×72=600×300=30×23=53×
30=20×700=40×22=40×72=40×72=40×72=20×20=2、笔算708×6=790×8=54×278=说一说方法是什么?二、互动研学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
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1)160×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
积的末尾0的个数?160×30=4800160×3048002)106×30=自己试一试学生反馈时讨论:(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30(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
何写这一位的积?106×30=3180106×303180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三、应用促学练习八的第6、7题。四、梳理评学:谈谈收获?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