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自然灾害》教学设计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1)页,17.17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随堂小测基础题1.发生地质灾害较高的地区是()A海底B平原C山区D丘陵2.下列自然灾害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是()①台风②滑坡③干旱④寒潮⑤泥石流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⑤3.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A.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B.
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C.地震是指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4.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避震减灾的方法,你认为最不安全的做法是()A、在家中(楼房),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
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B、在教室,应躲在坚固课桌下,抓紧桌角。C、在野外,躲在山脚、陡崖下,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山下方向跑。D、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5.我国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国家。在旱区,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困难,但不
少江河的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改变当地气候B、人工降雨C、兴修水利工程D、防治水污染6.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A.太平洋海
底火山爆发B.2006年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C.1976年唐山大地震D.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7.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C.地震在我国华北地区时常发生D.人
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8.“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A.防御寒潮和台风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D.防治洪涝和滑坡拔高题9.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10.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
家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11.关于我国地震死亡人数减少的同时,经济损失却有加重趋势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防震、搞震设施建设的完善,搞震能力提高,由地震死亡的人口下降B.由于经济的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故经济损失有加重的趋势C.我国西部地震
经济损失大于东部,因西部是我国地震多发区D.我国西部地震死亡人数小于东部,因东部是我国人口分布密集区拓展题2011年3月11日,北京时间13:46,日本本州岛东北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9.0级超强地震,随后引发
强烈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失踪,福岛第一、第二核电站发生了严重核泄漏事故。此次地震使日本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并波及世界经济市场。据此,回问题。国际市场部分原料或产品价格出现短期上涨,它们是()①铁矿石②部分汽车配件③电子元器件④天然橡胶⑤原油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