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年级上册数学《吨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人教版】.doc,共(3)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2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31页例7,32页例8。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学生具有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
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0千克的大米8袋,25千克的大米1袋,10千克的水1桶,
5千克的旺旺大礼包1箱,儿童游泳池1个,大米(1千克、1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同学们,截止到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两个质量单位?你能准确地运用它们吗?一个苹果重150()一个西瓜重5()一只羊重100()苹果、西瓜、羊的重量为什么选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说说
你的想法。2、一只鲸鱼重130000()大家争论不休“千克”、“吨”读一读这个数据有什呢感觉?太大了,太麻烦了!!3、当物体的质量特别重时,用千克表示很麻烦,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单位“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吨(板书:吨的认识)。【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动物们创设
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接下来在用千克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质量是否合适时,引起学生已有认知的冲突,产生用新的质量单位来表示的需要,引出质量单位“吨”。二、活动体验、建构新知1.初步认识1
吨有多重(1)思考:1吨有多重?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吨?(2)(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10袋大米,每袋重100千克,2袋重200千克„„10袋是1000千克,就是1吨。1吨=1000千克。2.活动体验1吨有多重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是由要用到吨来作单位。(
1)共同体验1吨的重量。一位同学大约25千克,4位同学大约是()千克,()同学大约是1吨。(2)分组活动,感受1吨的重量。①一桶食用油50千克,()桶油重1吨。②一头奶牛500千克,()头牛重1吨。③一只东北虎250千克,()
只是1吨。④分组汇报结果。引导学生通过推算得出结论。例,两头奶牛是500千克+5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同学们,这了不起,通过自己的推算,顺利解决了问题,感受了1吨。【设计意图】先由全班共同体验,使学生亲身感知1吨的重量,为后面的分组体验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接下来的分组体验材料
让学生自主选择日常熟悉的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操作、推算、交流、想象等体验过程,进一步强化对1吨的认识,形成1吨的质量观念。3、通过平时的了解,谁能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吨来作单位?总结: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来做单位。4、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4吨=()千克3000千克=()吨(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6)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
“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三、加强练习、巩固提高(1)课本第34页第1题。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2)单位换算先让学
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比大小。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4)强强的数学日记。(5)生活中的数学。【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
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运用吨的知识的数学实践活动,将知识的获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