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3-【人教版】

DOC
  • 阅读 5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55.000 KB
  • 2022-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3-【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3-【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教学设计3-【人教版】.doc,共(4)页,35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0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低年级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都接触过重量问题,但对重量单位还缺乏认识,而且重量单位比较抽象,学生最能理解的是自己双手实践的东西。学生手脑并用,在操作活动中认识了“克和千克”。由于日常生活中通常将“质量”

称为“重量”,因此“质量”这个词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避免理解上的困难,教材尽量用日常生活的语言“有多重”替代“质量”,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引出“质量”的概念,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二、设计思路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重量观念,我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大胆尝试使用分组实践操

作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以“动”促“思”,使学生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领悟到了知识的情趣。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掂、估、秤这些操作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较为深刻地

认识重量单位,建立明确的重量观念。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通过让学生从桌面上称出约1千克的物品,发现重量相等而数量不等这一角度,进一步深化对

重量单位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克与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三、教学目标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和常用的用

“千克”作单位的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体会学习质量单位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

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五、教学过程课前互动玩一个游戏,名字叫做“我是大力士”,让一个同学尝试着分别背其他两位同学,并询问有什么感想?通过刚才的游戏,使学生发现有些人的体重有轻重之分。

设计意图:通过小小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初步感知物体是有重量的,为下一环节做铺垫。(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老师昨天去逛超市买了一些东西,瞧,屏幕上这些物品,你能把你觉得相对较轻的物品和重的物品分开吗?设计意图:通过对

四个物品的分类,让学生对轻重有一定的概念,便于引入新课。(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认识秤以前我们知道物体有长短之分,可以用尺子测量。刚才,我们又知道了物体有轻重之分,也就是说每个物体有自己的重量,也叫做物体的质量。那么测量物体有多重,又该用什么工具呢?

(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各种秤)设计意图: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称重工具,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2.初步感知克与千克(1)从生活中的物品提炼出质量单位克、千克。(2)分别归纳两样比较轻的物体、两样比较重的物品质量单位的特点。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通常用克来做单位。计量

比较重的物体常用千克单位。除了克与千克,生活当中也经常使用斤和公斤计量物品的质量,而千克和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今天我们一起来重点学习克和千克。(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生活常见的物体中提炼出克与千克,同时让学生掌握克和千克的字母表示,初步了解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重的物体

用千克作单位。3.感悟1克(1)教学一个2分钱的硬币约重1克。(2)掂一掂约重1克的硬币,再闭上眼睛感受1克的重量。(3)估一估大约几颗黄豆重1克?。(4)掂一掂约重1克黄豆。用天平验证。(5)举例:生活中还

有哪些物品约重1克的?设计意图: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1克,并在生活中寻找1克的物品,使学生对1克的认识更丰满、更盈润。4.感悟几克(1)感受10克想一想,1个2分硬币约重1克,那10个呢?老师给每组准备了10个2分硬币,小组里轮流

掂一掂。(2)感受50克记住10克给你的感觉了吗?继续想,50个这样的硬币多重呢?(50克)可是老师没有50个2分硬币,但是老师也给每组准备了一个这样约重50克的果冻,小组内轮流掂一掂。5.认识千克,探究克和千克的

关系(1)感受1小袋重500克的大米。(2)两小袋大米是1000克,感受1000克。(3)教师用弹簧秤称2小袋大米,显示1千克,得出结论:1千克=1000克。(4)感受1千克。(5)称约重1千克的苹果,再次感受1千克。(6)把12袋(每袋约重1千克)

苹果装回箱子里,借助一箱苹果感知12千克,12千克比1千克重得多。(7)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重量比1千克重,什么物品重量比1千克轻?6.介绍传奇人物——张秉贵设计意图:计算是数学生活的一部分,适当的计算,能让数学学习更理性、深刻,通过引导学生计算500g+500g

=1000g,而1000g=1kg,初步感受1千克有多重,并细心指导学生学会规范、科学地使用称这个计量工具,用生活中的。物品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最后通过一个小问题检验学生是否已经理解克与千克,让学生找出重的物品,促进学生应用意识的发展,神奇的称重故事为学习增加趣味性,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巩固练习,逐步提升今天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老师这里有重量分别是10g、20g、40g的三颗宝石,不同重量的宝石对应不同难关,收集所有的宝石可以跟老师换礼物。你们有信心收齐所有的宝石吗?10g宝石:说说下面的物品有多重?克千克千克20g宝石:庄老师的一天。今天庄老师

去超市,还买了很多东西。在零食区域买了一些每块约重3()的水果糖,在水果区挑了一个重约6()的西瓜。正当老师要离开的时候,发现鸡蛋有打折,老师拿起一个鸡蛋在手里掂一掂,大约50(),赶紧买了一些。离开超市后,老师经过药店

称了一下体重,约重50(),身高约是160()。最后,老师搭了一辆约重1500()的出租车回家了。40g宝石:是真是假?一千克的铁比一千克的棉花重一些?设计意图:收集宝石换礼物贴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不同的克数代表着不同的题目,克数越多题目越难,层次分明,

由难到易。分享有趣的小知识(课件出示)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约有2克重。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约重100千克。它的一个蛋就约重1500克。一只成年猫咪约3千克。(四)总结反思,回顾课堂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课件展示,填空总结)利用这节

课所学的知识,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小任务:回家后陪爸爸妈妈购物一次,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行吗!六、板书设计克和千克估掂1千克=1000克kgg称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8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