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doc,共(2)页,4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2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我知道如何设计方案进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2.我能从探究的设计方案中总结出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3.我能从探究方案中总结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和它们生存的基本条
件。二、重点难点预测:“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活动的方案设计三、学习方法:讨论分析法四、学习过程:模块一:自主学习(独立进行)【阅读】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列的填空。1.菌落的概念:由细菌或
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2.细菌和真菌菌落的比较:细菌真菌菌落比较大小形态表面黏稠或粗糙干燥呈状、或蜘蛛网状颜色多呈白色,也有其他颜色、、、、黄等不同颜色3.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高温()——冷却——()——4.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①一般
条件:细菌、真菌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和有机物等。②特殊的条件:有些细菌、真菌的生活还需要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5.细菌、真菌的分布特点:分布,甚至在极端环境都能生存。模块二:交流研讨通过讨论
“检测不同环境中(老师手上)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方案设计,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要有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用处?22.“将手指(或硬币等)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相对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3.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4.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吗?模块三:当堂练习1.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的后代形成的肉眼能够看见的集合体被称为()A.真菌B.细菌C.菌落D.菌痕2.在一个培养皿中有大大小小许多个细菌及真菌的
菌落,细菌菌落的特征是()A.面积比较大,呈绒毛状B.面积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C.面积比较大,呈蜘蛛网状D.面积比较小,表面絮状3.在培养基中加入牛肉汁、琼脂是为了()A.使培养基闻起来更香,容易吸引细菌B.使培养基的表面看起来很粘稠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过程提供水分和无机盐D.为细菌等生物
的生活提供有机物4.“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10分钟,再盖上盖,封好”过程中相当于细菌培养的()步骤A.恒温培养B.接种C.消毒D.制作培养基5.在检测某处细菌、真菌时,要准备两套培养皿,原因是()A.一套培养
皿万一不能采集到细菌、真菌,可用另一套备用的再采集B.两套培养皿做实验可获得更多的细菌、真菌C.一套培养皿做实验,另一套作对照D.准备两套是为了防止意外,如不小心打碎等6.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
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B.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C.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D.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7.下面是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
密封瓶口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②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