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幼小衔接数学 知识点梳理.doc,共(13)页,70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10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了解数学基本概念数、数的运算1认识数的含义自然数列:从”0“起,逐次添上一个自然数单位”1“,得到依次排列着的一列自然数0,1,2,3,4……的集合叫自然数列。熟悉自然数列是幼儿熟练计数的基础。2基
数和序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多少(即几个)时,叫做基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即第几个)时,叫做序数。2学写数字数字是用来记数的符号,在不同国家使用的数字不一样:中国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罗马数字:ⅠⅡ
ⅢⅣⅤⅥⅦⅧⅨⅩ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数字具有抽象性,如”5“既不是5个苹果,也不是5块糖或5本书,而是用来代表数量5的数词和记数用的符号。这点是老师在进行数学教育中要特别关注的。343计数(数数)即
口说数字、手点实物,使每个数字与一个集合内的每个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结果用数字来表示。54数的运算数的组成是指除了1外,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如4可以分成3和1,2和2,1和3。6在幼儿熟悉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引入加法和减法
的运算。让幼儿知道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把两个数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从一个数里去掉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78形、集合与模式1形形是构成数学的两个基本方面之一(另一个是数),万物都具有一定的形。2几何图形幼儿可以初步认识的平面几何图形(六种):三角形、长方形
、正方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幼儿可以认识的立体几何图形(四种):球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9103集合在数学里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组成集合的每一个事物叫做集合的元素。经常以日常生活事物进行集合相关的游戏,有助于
幼儿在后期顺利理解和掌握数的加减运算。老师可以带着幼儿玩这些游戏:°让幼儿把有相同名称的东西圈在一起或者摆放在一块儿,说出它们的名称。°让幼儿给各种生活情景中的集合取名称,如衣服颜色相同的、穿裙子的、老师带来的……,并以这些集合来做游戏。111213空间与时间1空间幼儿认识空间方位
是从以自身为中心逐步过渡到以他物为中心。°先认识以自身的定向为出发点:上面是头,下面是脚,前面是胸,后面是背,右面是右手,左面是左手。°再逐步认识以他物的定向为出发点,如桌子上面有什么,桌子下面有什么等。°幼儿认识空间方面的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
,最后才”左、右“。2时间幼儿期初步认识时间的内容有:°早晨、中午、晚上,白天、黑夜,今天、昨天、明天°一星期有七天,今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一年有十二个月,分春、夏、秋、冬四季°认识钟表,会看整点和半点等比较和自然测量1量量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可作比较或能测定程
度不同的属性。幼儿认识的是生活中的常见量:多少、大小、长短、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轻重、远近、面积。体积、容积等。2量的比较在数学中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首先应知道量的比较与事物的外观、质地等变化无关
,即事物的哪些属性可以进行量的比较。如苹果有大小、颜色、味道等方面的区别,其中”大小“方面可进行量的比较。3计量(测量)在数学启蒙阶段,一般只学习直接计量,不需要幼儿使用常用的计量单位进行计量,而是用自然测量进行替代。所谓自然测量即是不用标准测
量工具的测量,而是利用各种自然物来测量物体的长短、高矮、粗细、轻重等或用目测大小、步测远近等。通过自然测量可以使数和量结合,初步培养幼儿解决简单实际度量问题的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