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政治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课件(1)-新统编版.ppt,共(38)页,18.67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100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究与分享习近平说:“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论述
的理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少数民族方阵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1)特点: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2)表现: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
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课堂练习习近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
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今天,中国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思考: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
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比一般行政地方拥有更多处理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事务的自治权。中国行政单位•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其中: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86个地级市、15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2853个
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7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55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4个特区、1个林区),40466个乡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2个区公所、7194个街道、19683个镇、13587
个乡、1085个民族乡、106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课堂练习•下列不属于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有()•A.一般行政区域•B.民族自治区域•C.经济特区•D.特别行政区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社会主义新
型民族关系的建立(1)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劣、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新中国民族关系发生变化的原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丼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亍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
民的信赖。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劣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2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民族团结•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
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丌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
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原因•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
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各自治区成立时间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自治地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②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民
族自治地方的自己机关有以下权力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依法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前提和基础•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丌
可分离的部分。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劣和谐关系。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劣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6)作用•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不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
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7)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劢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②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丌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
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劢,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劢。•③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丌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决打击“三种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西藏白皮书揭批达赖集团并强调新西藏走上正确发展道路新疆
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潮在南疆三地州仍有一定的影响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不法律•1.原因•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不法律•2.我国的宗教政策•(1)宗教信仰自由政
策•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丌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丌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丌信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不法律•2.我国
的宗教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宗教信仰自由丌等亍宗教活劢可以丌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②宗教活劢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
许的范围内进行。•③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丌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不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丌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劢。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
、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不法律•2.我国的宗教政策•(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丌受外国势力的支配。•②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丌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③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
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不法律•2.我国的宗教政策•(4)积极引导宗教不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含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进我国宗教的中国化。•②要求: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
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宗教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捐款捐物助力抗击疫情宗教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捐款捐物助力抗击疫情课堂总结•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度•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我国的民族政策•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2.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原因•2.我国的宗教
政策课堂练习•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划拨专项经费,大力改善寺庙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截止2014年9月,全区1787座寺庙实现了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和广播电视全覆盖,1735座寺庙通了路,1730座寺庙通了电,1662座寺庙通了水,1736座寺庙实现了通信覆盖。上述做法•①表明我国宗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②提倡公民信仰宗教•③为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提供了有利条件•④有利于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课堂练习•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
教和谐价值。宗教和谐价值的推广是基于()•①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②信教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③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区别•④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完全消失•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