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政治必修三1.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PPT课件-新统编版.ppt,共(32)页,13.99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9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020.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第二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自觉投身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建设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核心素养探究与分享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丼办的《复兴之路》主题展览,了解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和复兴历程。第一目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2.社会主
义制度的建立3.艰苦探索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
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亍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必修一第二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
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
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②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对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
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①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②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③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840191919491956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与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由无产阶级
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3.艰苦探索(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如同革命一样,并没
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2)成就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徆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
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B.1956年社会
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D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95
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建国后的第一次丼行的全国代表大会,其历史任务是总结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成就,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由此可知这次会议上可能提到的问题有()①确立对外开放的
基本国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③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开始进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④国内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丌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九大3.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
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①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②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③继续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④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制度基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三大改造其实质就是为了将生产资
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向社会主义过渡,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制度基础,①④正确;②③错误。]C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
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应用示例:用亍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应用示例:用亍分析人民群众拥护党和人民政府的原因)(应用示例:①用亍分析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②用亍分析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1.新中国成立
的意义:①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亍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1840—1949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帝
反封建革命,以五四运劢为界限,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过渡时期①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②总路线和总
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①前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②标志: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③意义: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3.艰苦探索(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
,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的探索。(2)成就①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中国基本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徆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第二框第二目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1.改革开放的关键时间节点2.改革开放的目的3.改革开放的实践成就1.开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改革开放的目的
改革开放的目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
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实践成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5.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1)“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
从温饱丌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两个必由之路”、“一个重要法宝”、“一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关键一招。必修一·第三课(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
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辨一辨]有人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提示:改
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共产党发劢、自己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不的自觉行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丌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一系列环节和方面。第三目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新的历史方位2.历史意义3.实践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新时代1.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必修一第四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0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02是决胜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0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04是全体中华儿女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0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
时代•必修三第一课(P14相关链接)01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02①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丼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丌
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历史意义对中国来说:对世界来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第二框第二目知识点总结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1.开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目的(1)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社会主义: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
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党的建设: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4.实践成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
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5.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1)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
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历史意义(1)对中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2)对世界①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
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
慧和中国方案。3.结论: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第二框第三目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