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DOC
  • 阅读 139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5.000 KB
  • 2022-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政治必修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政治必修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政治必修三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doc,共(5)页,4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9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明确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2

.回顾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过历史舞台,对比三种建国方案,坚信中国共产党找到并可以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3.结合案例,思考新中国“新”在哪,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学生要确信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科学精神】通过学习对比三种建国方案,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方案的科学性。通过历史脉络的把握和近代社会情况的分析,懂得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共同参与】通过合作探究,了解中国共产

党成立前后中国政治、社会情况;比较三种建国方案,从而明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和作用。1.教学重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教学难点: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中国

共产党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一)引入新课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抵御侵略的斗争中,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修命运。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

伟大事业,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中国2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本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二)讲授新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板书)探究与分享一:1919年至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

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的革命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风云岁月。如果请你参与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摄制,你会重点描述哪几个历史瞬间?为什么?引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实例

,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摄制,我会重点描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淮海战役、开国大典等几个历史瞬间。因为这些历史瞬间对新中国的成

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百万小推车推出来的,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板书)探究与分享二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

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

基本的根据。”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通过理解毛泽东的话,我们体会到“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那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学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

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教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学生: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

盾。教师:我们知道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那么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这两者是什么关系?3学生: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

中国问题的方案(板书)探究与分享三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河段会现出不同的旋涡与浪花,形成所处时代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也牵动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冷暖人生,如何面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回应时代的声音?面对上述

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过历史舞台,它们对时代的声音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回应。学生回答:(略)教师:近代中国先后登上过历史舞台的政治力量有:农民阶级

(发动了天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发动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沉沦、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史诗。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

、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这些方案是什么?结局是怎样的?学生:20世纪上平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第一种方案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老半封建的道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

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第二种方案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第三种方案以中国共产党为

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教师: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是正确的?4学生:1921年7月,中国

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

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板书)探究与分享四从北京城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

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如今,在这首歌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

岁成人礼。为什么毛泽东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在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举办18岁成人礼有何特殊意义?了解你所在地区有哪些革命遗址可以作为教育实践基地,结合本地实际情

况,设计一次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回答:(略)教师:毛泽东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是因为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走上历史舞台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学生: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中国工人阶级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他们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

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着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教师

:由此可见,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请大家回答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5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探究与分享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1949年9月30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奠基仪式上宣读碑文。人民英雄纪念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开始动工兴建,1958年4月2

2日建成,5月1日正式揭幕。从此以后,人民英雄纪念碑成为中国人民纪念、循怀英雄烈士的最神圣的丰碑。《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每年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国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举行纪念仪式,缅怀

英雄烈士。”你知道人民英维纪念碑碑文的内容吗?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渊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分别指哪几个历史时期?查找资料,分别列举这三个时间段典型事件,并加以说明。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此碑文中的“三年以

来”是指解放战争;“三十年以来”是指自1919年五四运动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到1949年新中国建国;而1840年则是中国受侵略的开始,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从此弥漫着滚滚硝烟,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三个时间段中,都有中国爱国志士的不屈抗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