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学案

DOC
  • 阅读 87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9.000 KB
  • 2022-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学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学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三6.2《民主区域自治制度》学案.doc,共(5)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9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六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习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同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2.科学精神: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3.法治意识:依法维护新型民族关系,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维护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反对邪教。【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地位、显著优势;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要求【教材知识梳理】一、为什

么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的具体要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1)民族格局的特点: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

要特点。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2)各族人民的贡献: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3)宪法保障: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是处理民族关系方针的要求: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团结和()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1)民族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

少和发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2)民族团结:在()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

、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由()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

和中华民族实现()的必然要求。3.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尝试与探索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定了坚实基础。4.历史传统和现实特点;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

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6.意义: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

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統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拓展:①民族平等和民族差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存在差别。②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③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

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二、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下,在各少数民族()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三、内容1.自治地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县三级。注意:民族乡不属于自治地方;自

治地方≠特别行政区。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比一般行政地方拥有更多处理本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事务的自治权。2.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和()。注意:司法机关不属于自治机关。3.自治权:在行使一般行

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4.前提和基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和(),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易错提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民族乡不

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最低的行政区划级别是民族自治县(旗);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机关等;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四、如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

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滲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五、宗教政策与法律1.坚持我国宗教政策的原因:我国有多种宗教,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对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有重要意义

。2.内容/要求: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事务,坚持()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相适应。(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信仰自由()宗教活动

可以不受任何约束。(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意义:支持我国宗教坚持()方向是引导宗教与()相适应的重要任务。②要求:要用()引领宗

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不断推动我国宗教的中国化。积极引导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土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要求他们热爱租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要求他们从事宗教活动要()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支持他

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误区警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

本原则,是党的纪律的明确要求,也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与宗教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知识体系构建】【巩固练习】1.2018年,西藏自治区开始实

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①是充分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的要求②保障

了自治区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权③是保证边防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废除了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在

短短60年里,实现了由贫穷落后向文明进步的伟大跨越。西藏能够实现跨越发展是因为()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政治保证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根本制度保证③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④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状况已经消除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3.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行

使自治权的是()①某乡政府组织“优秀农民”评选活动②银川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刑事案件③自治区教育厅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教师培训④自治区人大制定和完善自治条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70年来,新疆人权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疆人

权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环境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和兄弟省区市大力支持,更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新发展。这说明()①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具有优越性②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促进新疆自治区的发展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

的前提和基础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旅游呈现生机活力,社会各个领域均取得历史性变革。这得益于()A.当地群众民主权利不断扩大B.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C.自治地方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D.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1.某省在道教文化节期间,举办了“道教文化与生态文明”研讨会,这无疑对弘扬优秀道教文化,践行生态环保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此举体现出我国()①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④引导宗教与社会主

义社会相适应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自传入中国以来,佛教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互融合,佛教文化中的优秀价值取向已逐渐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发挥着凝

聚力量的作用。这说明()①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一致的②应辩证认识宗教,合理利用宗教文化资源③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倡导信仰佛教④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3.中部某省宗教界以“精准扶贫,奉献爱心”为主题,积极开展宗教慈善公益活动,募集的善款重点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问题。这一做法()①说明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②体现我国坚持宗教自由政策③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发展的要求④是我国政府加强宗教事务

管理的表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是维吾尔族人的著名谚语。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乎大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最重要的政治

和社会关系②民族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中心问题③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疆巩固④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习近

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扇,共同努力奋斗,促进各民族像石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①尊重民族间的差异,努力实现

各民族共同繁荣②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落实同步富裕原则,全力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

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自治区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

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西藏的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西藏将加快川藏铁路建设。这条从成都到拉萨的铁路,将进一步拉近藏族人民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带领西藏人民走出贫困和落后,为西藏人民带来财富。结合材料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西藏是如何贯彻、落实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答案1.D2.B3.D4.D5.D6.D7.C8.B9.D10.B11.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②西藏自治

区成立,使广大藏族人民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③川藏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藏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流,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亲密无间、和睦相处

,体现了民族团结原则;④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使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反映了我国政府积极支持民族地区,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