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部编版

DOC
  • 阅读 60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17.596 KB
  • 2022-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知识点总结-【新教材】人教部编版.docx,共(4)页,17.59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7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内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要求:(1)发展为了人民,就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

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就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必要性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

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新发展理念(1)内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2)具体内容;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

力问题。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④开放发展

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3)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联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第二框建设现代化经济

体系一、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

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2、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现总量增长、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是落实发展理念、实现发展进步的具体路径。途径和方法:从总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总供给方面看,推

动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二是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方式并非一成不变,要根据发展理念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及时转变经济发展路径。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

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3)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4)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

域发展体系(5)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6)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7)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注:以上几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

国特色。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

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2)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

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4)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抓好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

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1)实体经济的内涵:(P40相关链接)是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实体经济的地位: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要求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