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寒假精练5含答案解析

DOC
  • 阅读 65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88.061 KB
  • 2022-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教材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寒假精练5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教材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寒假精练5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教材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寒假精练5含答案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教材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二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寒假精练5含答案解析.docx,共(7)页,88.06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7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1.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

差距依然较大,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还有不少操心事、烦心事,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这表明()①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导致了创新能力不够强大②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导致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

决④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如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等问题,这表明我国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③④正确;①说法错误,创新能力不够强大导致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②说法错误,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选择题1.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加快清洁能源基地外送通道建设,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消费市场,

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促进清洁能源消费利用。我国积极发展、消费清洁能源的意义在于()①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温故知新寒假精练5必修二我国的经济发展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③引导消费行为,降低居民消费价格④坚持绿色发展,走文明发展道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

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期盼,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主要体现了()①发展为了人民②发展依靠人民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④自觉拜人民为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扶

贫开发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找对“穷根”,精准扶贫。这有助于()①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②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城乡发展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同步富裕A.

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介绍了我国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探寻过去五年中国发展的密码,是“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朝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可见,新的发展理念()①是对以往发展理念、发展思想的根本性变革②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

势提供了战略指引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遵循④对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有指导意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下列关于创新发展说法正确的是()①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②创新发展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

性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③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④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6.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列做法符合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

是()A.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业互动B.发展智慧城市,引领产业变革C.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互利共赢D.常谋民生之利,迈向共同富裕7.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有利于()A.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B.推动国民经济脱虚向实C.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D.促进国民经

济高速增长8.中西部地区具有劳动力成本低、优惠政策多、资源丰富等优势,当前,我国东部地区许多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转移。这带来的积极影响有()①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②促进中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③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增加就业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③④B.①②C.②④D.①③9.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下,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顺应这一深刻变革,我国提出到2025年建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

心40家。上述举措旨()①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②实现创新载体的多元化③扩大制造业的生产规模④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实体经济()①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②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④是一国经济的立

身之本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1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下列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表述正确的是()①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

序的市场体系②要建设效率优先、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③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④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发展体系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12.“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这一表述是基于()①

我国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②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③虚拟经济往往阻碍经济发展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央明确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抓住大力发展

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五个方面重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与社会的有关知识,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今日收获如何?总结一下吧!1.【答案】B题后反思答案与解析【解析】积极发展、消费清

洁能源,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坚持绿色发展,走文明发展道路,①④符合题意。本题设问是从国家角度,发展、消费清洁能源不一定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居民消费价格,②③与题意无关。2.【答案】B【解析】让

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主要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①③正确;②与设问要求不符;④材料未体现。3.【答案】A【解析】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扶贫,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

以人为本,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①②符合题意。精准扶贫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精准扶贫能够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③④表述错误。4.【答案】C【解析】新发展理念引领了中国朝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可见,新的发展理

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遵循,为我们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提供了战略指引,②③正确;①中的“根本性变革”说法错误;④说法太绝对。5.【答案】D【解析】①③是对创新发展的

正确说法;②中的“根本性问题”“重中之重”说法错误;④错误,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6.【答案】A【解析】设问要求是符合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业互动”,符合这一理念,A正确;B贯彻的是创新发展理念,C贯彻的是开放发展理念,D贯彻的是共享发展理念。7.【答案】A【解析】

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A符合题意;B、C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D错在“高速增长”。8.【答案】C【解析】中西部地区的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低、优惠政策多、资源丰富等,因此中西部地区可以大

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①不符合题意,②正确;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并不是第三产业,③不符合题意;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④正确。9.【答案】B【解析】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可以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①符合题意。制造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可以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④符合题意。材料只强调国家的支持,②不符合题意。制造业科技进步目的在于提高竞争力,而不是扩大生产规模,③不符合题意。10.【答案】D【解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也是一国

经济的立身之本,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体经济发展中未必都贯彻了新发展理念,③片面且与题目要求不构成因果关系。11.【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②错误,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④错误,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12.【答案】C【解析】我国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

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②④正确;①是要求,与设问不符;③说法本身错误。13.【解析】本题是建议类试题,我们可以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去思考。涉及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内容。其他方面言之有理也可。【答案】①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

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③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

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⑥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