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政治必修一模块综合测评1-人教部编版.doc,共(12)页,10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7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模块综合测评(一)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基本特点,是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F)提示:小农经济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于生产社会
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T)3.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F)提示: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发展增长的幅度,工人受剥削的程度不断加重。4.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提供了
解决社会问题的现成答案。(F)提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来自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客观真理。5.《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T)6.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T)7.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F)提示: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是三大改造的完
成。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8.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T)9.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历史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T)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关的。(F)提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古代农业的第一个阶段是()A.刀耕火种阶段B.简单模仿阶段C.石器锄耕阶段D.铁犁牛耕阶段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
时期,农业开始出现,刀耕火种是主要表现形式,故A正确。B是无关项,排除。C是奴隶社会时期的耕作方式,故排除。D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故排除。]12.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今天,我们重温它倍感亲切,它的主要内容有()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②
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③宣告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A[解答本题要准确识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同时揭示其灭亡规律,必然为共产主义所取代,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一任务。]13.英国作
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记载:“鲁滨逊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A.早期殖民扩张B.圈地运动C.新航路开辟D.工业革命A[从材料中的贩卖黑奴可以看出,是早期殖民
扩张时期的表现,故A正确;圈地运动没有涉及贩卖黑奴,排除B;新航路开辟只是寻找新航路,没有贩卖黑奴,排除C;工业革命没有贩卖黑奴,排除D。]1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
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C[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符合题意。]15.工业革命后
社会生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了()A.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B.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C.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产生成效A[工业革命后社会生
产力飞速提高,从本质上说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战胜封建主义农业文明是一大进步,A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使工人生产积极性倍增的说法不属于本质问题,B排除。资本主义消灭了阻碍生产力的一切因素的说法错误,C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D排除。]16.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浪潮经历了两
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依据主要是()A.发明机器所用材料不同B.发明者的身份不同C.交通工具不同D.能源动力不同D[“蒸汽时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划分依据主要是能源动力不同,前者是蒸汽动力,后者是电力,故
D正确;A、B、C不符合划分主要依据,排除。]17.“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A.优化工业分布
格局B.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C.奠定了工业化基础D.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A[材料中“一五”计划实施时,坚持“优先保证工业不在„„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同时规定大部分工厂都建在远离沿海省份的内地城市,由此说明“一五”计
划有利于工业布局的优化,故A项正确;B属于“一五”计划工业特点;C是“一五”计划影响;“一五”计划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D错误。]18.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至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标志着()A.我国的工业终于摆脱了落后的面貌B.全面且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C.国家对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社
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D[根据题干所述“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项目的完成”可知,“一五”期间国家着力发展重工业。A项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至今仍在努力;B项是从1957年开始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应该是在1956年,C与题意不符,
故不选。]19.陈独秀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与以上材料相关的事件是()A.戊戍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C[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所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所以与材料相关的事件应该是新文化运动,故选C项。]20.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主要是依据()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D.我国当时生产力状况D[由1956年党的八大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主要矛盾是依据中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的情况下提出的,是全面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提出来的,D正确;党的八大召开于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1949年,A错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1954年,故B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是1957年,C错误。]21.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进行
了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体现为“依法治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依法治国”方针并将其写入宪法是在1999年3月15日的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属于改革开放时期,正确答案是D。]22.《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A.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B.亚太经合
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C.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C[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时间信息“1971年”“30年后”即2001年,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C项正确。]23.苏联国
旗降下已经17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A[中苏改革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故A正确;苏联没有在经济
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故B错误;C错误,不适合苏联;苏联没有适应国情,故D错误。]24.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一带一路”58国1000多个企业参展。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
会。“进博会”的开展说明()A.中国已然主导国际经济秩序B.中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C.中国积极践行结盟外交政策D.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增强B[此次进博会旨在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故选B。中国倡导合作共赢的经济发
展模式,并不会主导国际经济秩序,排除A;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上奉行不结盟政策,排除C;进博会的开展与世贸组织之间没有关联,排除D。]25.热播剧《大江大河》中有这样一个场景:20世纪70年代末,从部队复员的雷东宝安排人在围墙上写上“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
自己的”这样的标语。这反映了当时农村正在()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推行人民公社体制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此时农村正在进行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C项符合题意;A项是1953年至1956年的三大改造,不符合题意;B项是1958年以后推行,不符合材料时间和信息;D项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26.“家电下乡”的实施,对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推动作用,这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A.以人为本B.全面、协调、可持续C.统筹兼顾D.改革开放B[根据教材知识可以知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
本方法是统筹兼顾,A、C排除,B正确。改革开放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决策,故D排除。]27.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步形成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这一格局中的()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
.沿海经济开放区D.经济技术开发区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厦漳泉三角地区属于对外开放格局中的沿海经济开放区。]28.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
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8.117.918.5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D[从表中的数
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29.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提出:“闻鸡起舞,登高望远,撸起袖子加油干,继续向着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发。”下列不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是()A.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经济持续健康发展C.基本解决居民温饱问题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C[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基本解决居民温饱问题不符合全面小康社会要求,C符合题意。]30.“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施手段是实现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①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②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③集中力量提高GDP增长速度④到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A[中国梦的实现是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发展,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①正确;“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②正确;我们要提高GDP的增长质量而不是增长速度,③不选;到2020
年我们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全面实现现代化,④不选;故选A。]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31.(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
„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
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
和平的环境及其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对待“
新技术和成果”的态度及影响。(8分)[解析]第(1)问,由材料“(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为殖民扩张带来广阔的市场;由材料“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
任何国家的都多”可归纳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提供资金;由材料“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可归纳为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结合所学可从政治保证、技术积累、科技发展、专利保护等
角度展开分析。第(2)问,“态度”:由材料“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可知,英国的态度是无视,固守传统;由材料“而同时期的美国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
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可知,美国的态度是重视,强化研究、引进。影响:由材料“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新兴工业发展缓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落后于美国;而美国则由材料“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推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工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答案](1)条件:殖民扩张带来广阔的市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提供资金;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代议制确立,提供制度保障;手工业技术积累;专利保护制度;自然科学发展提供支持。(2)态度:英国无视,固守传统;美国
重视,强化研究、引进。影响:英国新兴工业发展缓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落后于美国;美国工业快速发展,成为工业强国。3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
952年1956年公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材料二1978年和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
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9.1%17.9%18.5%(1)分析材料一,指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8分)(2)材料二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
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解析]第(1)问,回答此问时要注意从图表中先解读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是私有制经济逐渐消失,公有制逐渐占主体,再结合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分析。第(2)问,工业类型从出现时间及所占比重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成份的变化指的是非
公有制经济的出现,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即可。[答案](1)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2)外资或中外
合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3.(12分)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1)材料一中让中国人民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4分)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南
方视察讲话(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4分)材料三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
幕。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习近平同志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了新时代。(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阐述的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哪一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4分)[答案](1)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意
思接近即可)(2)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4.(12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40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农村改革篇】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解放思想篇】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
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用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2年在深圳的讲话【展望未来篇】材料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党的十九大报告(1)根据材料一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其原因是什么?(4分)(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邓小平发表这段谈话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4分)[答案](1)粮食产量逐年上升(或者增长)的趋势。实行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2)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3)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