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政治试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DOC
  • 阅读 6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187.951 KB
  • 2022-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政治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政治试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政治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政治试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政治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政治试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政治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政治试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高中政治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政治试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政治必修一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9月政治试题及答案-【人教部编版】.docx,共(12)页,187.95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206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上学期政治第二次考试考试时间:2019.9.26出题人:试做人: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70分)1.《共产党宣言》中提到:“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这一体系是指A.空想社会主义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德国古

典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2.思想解放时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对世界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实践,它们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A.《共产党宣言》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权利法案》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

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4.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

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5.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A

.能否认识阶级间的矛盾对立B.能否对未来社会提出天才设想C.能否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D.能否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6.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

,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A.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许多西方著名学者纷纷表示,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B.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8.近

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复兴面临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③推翻封建君主专制④反对西方列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A.共产主义B.社会主义C.新民主主义D.民主主

义10.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成果的丧失等历史事实所证明的道理是A.农民是小生产者,不可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B.中国的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而人民大众又不团结C.旧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

通D.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1.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经验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武装斗争C.工农运动、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12.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①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②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③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④是当时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第一次宣告社会

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事件是A.《共产党宣言》发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十月革命的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4.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A.十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近代中国社会的诸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帝国

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16.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B.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C.是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17.《

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到:“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歌词中“中国命运自己主宰”的历史性事件是A.五四运动B.共产党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改革开放18.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

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对观点中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开创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共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

,即陈独秀的“两次革命论”和王明的“一次革命论”,他们不是割裂两者的联系,就是混淆两者的区别。毛泽东就是在批判选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20.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B.所有制基础不一样C.人们的生活方式不一样D.意识形态不同2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红军长征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三大改

造的完成22.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

,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毛泽东以上观点表明①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实践道路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A.②④B.①②C.①③D

.③④23.列宁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在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

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这说明:A.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斗争不可避免.B.要树立“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C.一球两制是长期现象D.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24.与空想社会主义相比,你认为下列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的是①批判资本主义②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

的力量③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④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25.《共产党宣言》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主要依据是它A.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B.揭示了人类社会发

展的基本规律C.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D.指导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26.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选项中属于毛泽东思想具有的要素是①照搬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②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A.②④B.①②C.③④D.②③27.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C.走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28.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主要是因为它A.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B.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是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9.“它与‘城市中心论’,以工人运动为重点,发动和组织工人举行武装暴动,先占领中心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比较,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它不是马列

主义在中国革命中一般或简单运用,它完全是一种发明,是一种正确的道路”。“它是一条正确的道路”是指A.夺取大城市为中心的道路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D.武装斗争的革命道路30.《共产

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C.资本主义从

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31.“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的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A.消灭资本主义社会B.建设社

会主义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实现人的自由发展32.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其中,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之所以说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因为①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②帝国主义是是近代中国贫困落

后的内在原因③帝国主义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④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和强国富民之路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的科学真理,也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夺取政权、代表

人民执掌政权过程中树立的坚定信念。某班同学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后的中国”的主题班会,下列材料不可以佐证该主题的是A.1956年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1956年后,我国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C.1956年后,我国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D.1956年后,我国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3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革命道路,顺利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

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奴役中国人民历史的结束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3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在中国确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了以系列重要思想理论成果。这些思想理论成果①指导制定并实施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②找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设的正确道路③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主心骨的地位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先进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内部矛盾日益尖锐,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一一法

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并且在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材料二:在20世纪,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社会革命层出不穷,但是真正够得上“

新世纪”标志的,无疑只能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所说的“震撼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当前形势是从草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列

宁《四月提纲》www.163wenku.com(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条件有哪些?(3分)(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概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6分)37.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某校举办

了一次庆祝活动,高一(X)班的学生都参加进来,他们搜集的材料如下:(庆典中的欢呼)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在军乐声中,54门礼炮鸣了28响。……天安门

广场上的人群在尽情欢呼。(1)庆典反映了新中国的诞生,请你谈谈新中国的“新”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2)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材料,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6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49年10月

,新民主主义革草命取得胜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我国仍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国际方面,美国敌视中国,妄图把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国内方面,国民党残余势力还未被消灭,妄图卷土重来。所以,此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的国

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对中国建设给子了支援。1952年底,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遺留的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彻底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而建国后已

经存在着的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政造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发展壮大。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2分)www.1

63wenku.com高一上学期政治第二次考试参考答案1.A【详解】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故其体系应该是空想社会主义,故选A项。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代表新兴产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理论体系,

不是反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排除B项。C:德国古典哲学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排除C项。D: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排除D项。故本题选A。2.A【详解】A:《共产党宣言》开

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故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依据均是来自于《共产党宣言》。故A正确。B:《人权宣言》不是其理论来源,排除B。C:《独立宣言》不是其理论来源,排除C。D:《权利法案》不是其理论

来源,排除D。故本题选A。3.D【详解】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与题意无关,排除A。B:材料未体现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排除B。C:材料与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无关,排除C。D:依据材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

件”是《共产党宣言》中揭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D正确。故答案为D项。4.A【详解】A:材料中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是在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才是社会发展的

基础,这是典型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说是马克思的另一个发现,所以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A选项正确。BC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均不是两个“发现”,故排除B、C、D三项。本题正确答案选A。5.D【详解】A: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能认识到阶级间的矛盾对立,A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B: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能提出对于未来社会的设想,B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C:空想

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二者都批判资本主义制度,C不是二者区别,故错误。D:空想社会主义只是对未来社会进行理想化的设想,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而科学社会主义从社会规律角度进行阐释,D正确。故

本题正确答案选D。6.D【详解】A: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A项不合题意。B: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故表述“开始尝试建立政权”的表述错误,排除B。C: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故表述“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错误

的。C错误。D: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就表明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7.C【详解】A: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无关,故A项错误。www.163w

enku.comB:十月革命期间,列宁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故B项错误。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说“要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必须向马克思求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C项正

确。D: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前景”也无关,故D项错误。故本题选C。8.A【详解】①②: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

富裕;①②符合题意。③④: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西方列强不是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B【详解】A: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理想,A不合题意。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是社会主义,B项符合题意。C:新民主主义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C不合题意。D:民主主义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10.D【详解】ABC:三个选项过于片面,排除,ABC错误。D:中国近代史上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成果的丧失等历史事实所证明的道理是只有社会主义

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1.B【详解】A:土地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A不合题意。B: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时指出,统一战

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的法宝,B符合题意。C:工农运动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C不合题意。D:土地革命不是中国共产党在中

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12.C【详解】②③: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②③符合题意。①:五

四运动之前的革命运动和五四运动斗争的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①不合题意。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④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13.C【详解】A:《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标志,不是第一次宣告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事件,

A错误。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是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事件,排除B。C: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宣告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事件是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项正确。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苏俄成立之后,

不是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事件,故排除D项。故本题选C。14.D【详解】ABC:这三项对图示的解读不够全面,排除A、B、C。D: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圣西门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社会主义由理论

变成实践;攻占冬宫,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所以这四幅图片共同反映了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D正确。故本题选D项。15.A【详解】A:近代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A符合题意。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矛盾,但不是最主要的矛盾,排除B。C:在近代中国社会中存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但不

是最主要的矛盾,排除C。D: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也是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矛盾,但不是最主要的矛盾,排除D。故本题选A。16.C【详解】本题为反向选择题,要求选出说法错误的。ABD:三个选项均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的历史意义的正确描述,ABD不符合题意。C: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7.C【详解】A:五四运动没有实现“中国命运自己主宰”,A不

合题意。B:共产党成立没有实现“中国命运自己主宰”,B不合题意。C:“中国命运自己主宰”,指的是结束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C项符合题意。D:改革开放没有实现“

中国命运自己主宰”,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18.B【详解】ACD:“推翻了沙皇的统治”、“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以及“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C、D。B:毛泽东肯定十月革命在世界史上的作用,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使人类历史上进入到了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阶段,B项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19.D【详解】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不相同,①错误。②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说法正确,②④符合题意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不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③错误。故本题选D。20.B【详解】A:该项是从生产力的角度看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排除A。B: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以,从生产关系的特点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所有制基础不一样,B项符合题意。CD:这两项都不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二者的区别,不合题意。排除C、D。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21.C【详解】A: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A不符合题意。B:红军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

转危为安,B不符合题意。C:新中国的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至此结束,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C不符合题意。D: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2.A【详解】②④:毛泽东认为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才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

的过程,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规律性的认识没有盲目性,①错误,排除。③: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道

路,③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选A。www.163wenku.com23.B【详解】A不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是否能避免斗争的问题。B符合题意,列宁指出,能否实现取决于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体现了要树立“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故选B。C不合题意,不是材料所

反映的内容。D不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的是如何战胜,没有提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4.D【详解】①③:结合所学可知,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设计了理想社会的蓝图,故①③是共同点,与题意

不符,排除。②④: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以及主张走革命斗争的道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特点,故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25.B【详解】A:《共产党宣言》的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解决资本主义危机,排除A。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

本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规律,所以它才被称为能够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故选B。C:《共产党宣言》指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并找到了推动这一进程的阶级力量,但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排除C。D: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的建立具

有偶然性,并不是根据《共产党宣言》的建立的,排除D。故本题选B。26.D【详解】②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所以,毛泽东思想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继承了中华民族

的优秀思想,②③两项符合题意。①: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不是“照搬”马列主义原理,①观点错误。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具有的要素,④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27.B【详解】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是

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A不符合题意。CD:走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和土地革命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CD不符合题意。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

的广泛参加和大力支持;反革命势力的分化瓦解;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援助。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原因,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8.D【详解】A:十月革命不止是将理论付诸实践,而且还变成了现实,故A项错误。B:选项中“首次”使用错误,

故B排除。C:该选项是巴黎公社的意义,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D:根据材料“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可知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项正确。故本题选D。29.B【详解】ACD: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不符合题意。www.16

3wenku.comB:依据题干“它与‘城市中心论’,„„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概念。它不是马列主义在中国革命中一般或简单运用,它完全是一种发明,是一种正确的道路”,结合课本所学,国民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攻

打大城市失败。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揭开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政权的革命道路,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30.B【详解】A: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实践”,排除A。

B: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

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综上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C:该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C。D: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工人运动”,排除D。故本题答案选B。31.D【详解】ABC: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一个个阶段性目标,不是

最终目标,A、B、C三项不合题意。D: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的揭示,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发展,D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2.B【详解】①④: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不但操纵了

近代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近代中国一切灾祸的总根源,①④符合题意。②:帝国主义是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外部原因,不是内部原因,②观点错

误。③:地主阶级是用封建制度剥削和压迫农民的阶级,是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阻碍中国社会前进而没有丝毫进步作用的阶级,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B。33.C34.D35.C36.(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理论

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7.(1)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新中国是社会主义

国家,新中国共产党执政,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等。(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第一,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新中国

的诞生,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第三,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阵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

民争取解放的斗争。38.答案: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

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二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对中国建设给予支援。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