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窦娥冤》(第一课时)教案-2019统编版.docx,共(3)页,26.18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98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窦娥冤》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戏剧知识。2.疏通剧本意思,理清故事情节。3.体会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4.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5.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
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教学重点1.体会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2.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教学难点掌握疑难字词,疏通剧本意思。学习方法1.
课前预习,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掌握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2.诵读中可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自由选读,形式不一,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3.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剧情。4.鉴赏课文语言,除重点鉴赏
曲子外,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也可结合课文,领会曲词、说白、科介是怎样相辅相成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的,了解戏曲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强的特点。5.鉴赏课文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着重了
解这种艺术手法对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展开讨论,允许有不同认识。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戏剧知识;2.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故事内容。一、情境导入导入1:舞台小
天地天地大舞台这副对联明确地告诉我们,戏剧虽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今天,让我们学习一部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展现当时
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导入2: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
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1.关于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
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
想。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8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
,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
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
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配角有副净,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
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注:课后可查阅“宫调”知识)科是戏剧
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有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曲
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三、速读感知,理清思路(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1.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31个曲牌,分别属于仙吕、南吕、正宫三个宫调。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情节。(可由多人共
同完成)板书简示为:⑴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⑵婆婆索债,险些丧命;窦娥争理,张生歹念。⑶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⑷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四、布置作业课后自由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