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统编版

DOC
  • 阅读 98 次
  • 下载 1 次
  • 页数 3 页
  • 大小 23.811 KB
  • 2022-12-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统编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1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9.3 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统编版.docx,共(3)页,23.81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965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9.3声声慢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薄雾瑞恼销瘦重阳B.凄惨沙厨东篱冷清C.次第憔悴堆积相识D.梧桐黄昏将栖难堪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憔悴..损:枯萎凋零。B.怎敌.他、晚来风急:对抗,

抵挡C.如今有谁堪.摘:可以,能够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依次产生的情况3.李清照的下列词句中,从词的风格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C.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4.—位女老板创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老师为新公司命名。老师接到这个任务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请你写一段文字

,说明“易安”这一名称的意义,150字左右。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声声慢》中开头有七组叠词,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写愁,营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乐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叠词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声声慢》中写词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

词人满心皆愁,酒入愁肠愁更愁。(3)《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了词人不能自抑

的凄苦。(4)《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二、课内阅读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

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对下列词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寻寻觅觅”是若有所失、彷徨不安的样子,这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这种心理,诗人是通过把“寻觅”这种行动虚化来表现的。B.“冷冷清清”是指环境的空寂无人。寻觅而无所收获,精神上失去了寄托,使

她越发感到环境的空寂,这是通过环境的描写来表现心情。C.“凄凄惨惨戚戚”这是直接表白诗人的心理,写出了诗人的孤独、空虚和哀愁。D.“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人不容易保养身体,这也引

起她的哀愁。7.对下列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三句写风急引起她的哀愁,借酒御风御寒,借酒浇愁,却愁多风急,忧愁难以消解。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三句写雁群飞过引起她的伤心,为什么呢?因为这雁是“旧时相识”。原来诗人认得

,这群飞雁是过去栖宿在她老家屋檐下的,现在来寻旧主人了,而物在人亡,怎不引起诗人的悲伤呢?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写菊花引起她的哀愁。地上一丛丛的菊花,却枯萎憔悴了,看到了花的

憔悴,诗人就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时日难熬引起了哀愁。“守着窗儿”是因为孤寂翘首盼望有人能来解闷的情景,可是半天也没有人来,“独自”一人怎么样才能熬到天黑呢?8.对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

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C、

“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9.“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摘?”这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0.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A.词中,上片主要写秋日无聊秋夜凉,孤寂之感自生;下片写重阳独酌,倍觉销魂,人比菊瘦。B.作者紧紧抓住重阳时候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盛开等自然现象,突出了秋天的时令特点。C.词中作者善于以正侧结合点染之

笔来塑造自我形象,词中对人物的容貌、服饰进行了简约的描述,使得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呼之欲出。D.本词总体风格朴实、绚丽,词人通过对长日、半夜、黄昏等的描写来写自己留在家中独自生活的空虚、无聊,以此表达对丈夫的相思之情。11.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

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

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B.词的上片描述了芭蕉树的“形”与“情”,下片写夜听雨打芭蕉声。本词写芭蕉,由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进一步将愁引向

深处。C.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了怀恋故国、故土之幽情。上片首句借芭蕉以寄情思,表达了在失意、无奈与痛苦中煎熬的词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起来,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13

.有人评论:下片结句用“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煞住,看似平淡,实极深刻。试结合李清照生平做简要分析。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