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赶牲灵》PPT课件3-湘艺版.ppt,共(26)页,1.46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6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汉族民歌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民歌的概念及发展史: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歌曲。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经过集体的加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早产生于原
始社会。《诗经》中的《国风》收录的我国北方一百六十篇民歌,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明清的“歌谣”等就是我国民歌的汪洋大海中留存的珍珠。新中国成立以来产生了大量的新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几大类。民歌的特点:1、民歌与
人民的生活、劳动有着紧密联系。2、民歌短小、朴实、生动,富有生活气息。3、民歌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1、号子,也称“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较重的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号子一般具有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北方叫“吆号子”
,南方叫“喊号子”。由于劳动的方式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号子、如《打夯号子》、《搬运号子》、《划船号子》、《拉纤号子》等。黄河上的船工祖祖辈辈生活在江河上,在与风浪搏斗的生活实践中,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粗犷嘹亮的号子。他们用号子来调节单调、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同时,也用歌声来描
绘山川景色,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黄河船工号子》音乐就是黄河船工原声录制成的。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北方“吆号子”。歌曲音调粗犷急促,节奏紧张有力,具有鲜明的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它生动地展现了黄河船工们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情景。《黄河船工号子》《澧水船夫号子》澧水船夫号
子流行于湖南澧水流域。由于水流湍急、滩多、水情复杂,根据行船的不同劳动,产生了不同的号子。大致可分为三种:(1)装载用的号子,装载较笨重货物时唱。号子简短有力,无唱词,多用哼、嗬、哟等。(2)下水用的号子,即摇橹号子,有“三么台”、“平板”、“数板”、“高腔”四
种。。(3)上水用的号子。有“拉纤号子”、“扯帆号子”、“换风号子”、“过岗号子”、“收纤号子”等。湖南民歌《澧水船夫号子》是根据船夫摇橹时唱的四个号子为基础改编而成的,《三吆台》《平板》节奏平缓、曲调悠扬,《数板》曲调简
洁有力,《高腔》节奏明快、曲调紧张急促,生动地表现出船夫们紧张激烈的劳动过程:从起航,到遇风暴、闯急流、过险滩,最后占胜艰险,继续在平静水面前行的情景。反映出他们坚毅勇敢、乐观自豪的坚强性格。劳动号子的作用、演唱形式和音乐特点是什么?一般具有指
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消除疲劳的作用。旋律粗犷有力,强调节奏,大多是同一节奏型贯穿始终,演唱一般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领腔与和腔交替进行,促进了集体劳动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保证行动一致。音乐特点受劳动强度的制约。2、山歌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
上、田间、牧场劳动休息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情感的抒情小曲。因此,山歌内容更加广泛。我国的山歌非常丰富,各地山歌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如: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赶牲灵》这是一首具有浓
郁陕北风味的民歌(属高腔山歌),是陕北“信天游”的典型传统曲调,流传于陕北、山西河套等广大地区,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歌曲由上、下两句组成,旋律高亢而又细腻,质朴而又风趣,语言生动,极富生活气息。它把少女盼望赶牲灵的情人归
来的心理活动,描述得惟妙惟肖。这是一首云南弥渡山歌(当地称“调子”,属平腔山歌)。歌词质朴自然,富于想像。全曲五个乐句。它以从容舒展、比较自由的节奏和回环起伏、清新优美、具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旋律,描绘了一个充
满诗情画意的幽远意境:银色的月光下,四周一片宁静,只有山下的小河不时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聪慧美丽的阿妹,见景生情,望月抒怀,把对阿哥的一片深情,倾注在优美的旋律中。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意,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
阿哥居住的地方……《小河淌水》山歌的旋律爽朗、质朴、悠扬、节奏自由。有时为了使歌声传得更远,感情抒发更充分,常常在歌曲开始时加上一个吆喝性的喊句。山歌的音乐特点有哪些?3、小调,又称“小曲”。泛指人们在休息、娱乐、婚丧节庆
等日常生活场合中广为传唱的民歌。它主要产生于民间日常生活与风俗活动,故又称为“里巷之曲”。其内容广泛涉及各阶层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日常家庭生活,反映社会矛盾、爱情、传说故事等,是我国民间文学和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真实的写照。这是一首歌咏无锡城历史与自然风光
的小调。全歌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曲调优美细腻,具有说唱叙事的特点,反映了无锡人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在江苏无锡的一个茶亭里,游客面对着万顷碧波,休憩品茶,一位少女在一把二胡的伴奏下唱着“我有一段情,唱拨拉诸公听…”。幽雅清脆的歌声为游客们助长了
兴趣,也为迷人的太湖胜景增添了美色。这就是传统的民歌《无锡景》旧时的情景。《无锡景》《铜钱歌》这是一首湖南益阳的民间小调。它的旋律跌宕起伏,具有叙事特点的幽默感,全歌借铜钱讽喻金钱造就贪官污吏、土豪劣
绅的丑恶的一面,使歌曲具有很强的揭露性和批判性,表现了广大劳动人民勇敢、疾恶如仇的高尚情操和品格。打起锣(喂)敲呀么敲起锣,听我(那个)唱起铜钱歌,有钱(那个)能使鬼(呀)推磨,无钱(那个)有理莫去寻。铜钱不爱我(呃),它
爱的(呀)是哪个?它爱的(呀)张少爷(呀)、李老爷(呀)(索那梅梅子郎当习索啊习索啊),还有那财主婆(哇)。冬季里(呃)四唱(个)铜钱歌,越唱(那个)心中越有火,怒火(那个)烧得通(呀)天亮,夺回(那个)铜钱铸铜锣。
铜锣敲得响(呃),穷人起哦嗬,只吓得(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索那梅梅子郎当习索啊习索啊),打(呃)哆嗦。请大家说出小调的音乐特点: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歌词多以咏唱历史故事、描写自然风光、抒
发离别之情为主。演唱形式以独唱形式最为常见。歌唱时常有乐器伴奏。三种不同体裁民歌的异同号子山歌小调旋律节奏演唱形式音调粗犷有力,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领唱、齐唱、一领众和爽朗、质朴、悠扬、高亢、嘹亮节奏比较自由独唱、齐唱、对唱等细腻、优美、流畅、柔和节奏规整独唱、齐唱等听赏民歌
片段,分析其类别:《放马山歌》(山歌)《紫竹调》(小调)《伏尔加船夫曲》(号子)《小白菜》(小调)《船工号子》(号子)电影《刘三姐》茶山对歌电影《刘三姐》茶山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