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澧水船夫号子》教学设计1-湘艺版.doc,共(4)页,4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6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五十六朵芬芳的花——汉族民歌教学内容:湘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讨论,归纳和总结号子、山歌、小调这三种汉族民歌的音乐特点,探究汉族民歌色彩区的音乐特点。2.过程与方法:聆听、体验、分辨、
比较、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汉族民歌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我国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歌,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对祖国对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汉族民歌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教学难点:区分汉族民歌体裁以及不同色彩区民歌的风
格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像资料等。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启发诱导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理念:我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汉族民歌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让学生了解、喜爱汉
族民歌,是每个音乐教师应该担负的责任。要改变现在学生只关注流行歌曲的现状,需要教师动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感受、体验汉族民歌的魅力。运用比较、
分析等方法,教师的范唱,结合制作精美的课件,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设计多种新颖的体验活动,使他们逐步感受汉族民歌的美。在愉悦——乐趣——兴趣——情感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得到对民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升华,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
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教学导入教师范唱《望月》引出课题——汉族民歌欣赏音乐使学生对民歌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新课教授一、了解什么是民歌民歌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它
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二.汉族民歌的分类汉族民歌从体裁形式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劳动号子教学1.劳动号子的定义2.欣赏《溧水船夫号子》提问:这首作品表现了怎样的场面?这样的音乐作品有怎样的特点?(歌词、曲调、
节奏等)回答:劳作场面;歌词简单明了、曲调粗犷有力、节奏规整等。3.欣赏《众人划桨开大船》提问:这首作品有哪些演唱形式?回答:领唱、齐唱、一领众和4.教师小结号子的作用、特点5.活动:演唱《过滩号子》四、山歌教学1.山歌的定义2.欣赏《赶牲灵》提问:音乐有何特点(语言、旋律、
音程等)?回答:旋律性强、起伏较大,声调高亢嘹亮。音程跳进。方言、叠词、衬词。认真欣赏合作演唱认真欣赏并随音乐演唱思考总结通过参与合作,提升学生对号子的认识层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理性思考能力新课教授3.欣赏《赶牲灵》提问:音乐有什么特点?回答:节奏比较从容舒展、自由,旋
律回环起伏、清新优美,具有云南地方特色。提问:同一形式的民歌风格为什么会不一样?总结:与地理环境、语言环境、早期文化、社会背景等相关五、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华北色彩区: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东北色彩区:黑吉辽三省。西北色彩
区:山西内蒙陕西等地。西南色彩区:四川云南贵州及陕南湘西北鄂西南等地。湘鄂色彩区:湖南湖北等地。江南色彩区: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地。江淮色彩区:江苏北部安徽中部、东部地区。粤闽台色彩区: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六、小调教学1.小调的定
义2.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提问:音乐有何特点?3.总结小调特点:曲调婉转细腻、旋律流畅、节奏规整认真欣赏小调的概念和特点,大部分学生比较陌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去自己理解小调的特点。板书设计:汉
族民歌1.劳动号子2.山歌3.小调课后反思:拓展欣赏芜湖当地民歌:《丫山迷歌》学生听赏跟唱扩充教材知识面,打开学生对民歌的想像空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启发学生的艺术思维课后小结当我们的民歌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唱响的时候,也印证了那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
课后能去搜集和学唱更多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