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2-湘艺版.doc,共(9)页,22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6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一、《黄河大合唱》1939年创作于延安,光未然作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是我国影响最大的现代大型声
乐作品。它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华民族光荣、悠久的历史,形象地描绘了祖国辽阔、壮丽的大好河山,真实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坚强不屈地反抗侵略者、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念。全曲共八个乐章,都有独自的
音乐形象,每个乐章开始都有配乐诗朗诵。这八个乐章分别是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曲》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二、《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在1938年冬,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的途中,目睹黄河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创作了抗战长诗《黄河吟》,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冼星海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仅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
《黄河大合唱》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连同伴奏音乐也不过半月。这部作品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三、《黄河大合唱》是堪与世界任何声乐名作相媲
美的永世辉煌的音乐名著。学情分析:高中学生音乐的鉴赏和理解能力都很强,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情感体验为主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引导学生领悟和挖掘作品深刻的内涵,并能声情并茂地演唱作品。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介绍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词曲作家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2、能力目标:对作品《黄河颂》、《保卫黄河》的赏析,培养学生感受、体验及分析、演唱作品的能力。3、美育目标:感受作品的内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
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黄河颂》、《保卫黄河》的赏析教学难点:学唱《保卫黄河》,学习轮唱的演唱形式,并能跟随老师的指挥进行二部轮唱。教学过程:一、导入请看,在这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的画面中大家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欣赏《黄河船夫曲》,了解创作背景,引出课题——黄河大合唱)。二、
新课教学3(一)介绍《黄河大合唱》词曲作家及八个乐章曲名。(二)赏析第二乐章《黄河颂》提问:1、本乐章共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音乐主题?(分为三个部分:朗诵词为序曲,展现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部分分
为望黄河、颂黄河。尾声激励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序曲———————→主体—————→尾声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2、复听《黄河颂》思考:《黄河颂》体现“颂”为什么用男中音独唱?(男中音声音浑厚、结实、开阔,更能体现黄河雄伟、壮观的
状态,更能体现颂黄河的情感,体现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3、整个乐章展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从黄河的身上,我们学到了怎样的精神?(歌颂黄河、热爱黄河、赞美黄河,学习黄河伟大而坚强的精神)师小结:这个乐章中蕴含着三个方面深层次的情感,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
将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二)欣赏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思考:1、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轮唱)2、为什
么要用这种演唱形式呢?4在这首作品里,首先运用齐唱的演唱形式表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勇往直前的抗日决心和斗争精神,然后又运用了轮唱这种合唱方法,并穿插“龙格龙格龙”的装饰句,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气氛,并生动地刻画解放军战士在青纱帐里与敌人智斗的英勇形
象。轮唱这种形式它又把整首作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使整部作品更为明亮、辉煌。3、介绍音乐体裁、演唱形式。大型声乐作品:是泛指结构、规模宏大的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大合唱:是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对唱、齐唱与
合唱(有时穿插朗诵)等。通常用管弦乐队伴奏。齐唱:也是合唱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同一个旋律下,用不变换声部的唱法,从开头唱到尾。轮唱:所谓的“轮”就有滚动的意思。在同一个旋律下,分部唱,轮到哪部就哪部唱,每一部之间要相差两拍,是合唱
的一种表现形式,不管分多少部,但结尾都要统一到一部才能结束。4、学唱《保卫黄河》(1)再次介绍《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让学生深刻领会演唱此曲的情绪。(2)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和节奏特点?(师生互动)(3)先随音
乐跟唱《保卫黄河》,教师随学生一起演唱(4)教师讲解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再演唱、巩固作品5(5)进行轮唱训练(教师讲解轮唱过程中声部间注意的问题,及速度、力度及情感的处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学唱二部轮唱)三、课堂小结:亲爱的同学们,黄河那激昂的涛声告诉我们,中华民
族是英勇不屈的民族,我们亿万万中华儿女在母亲河的陪伴下、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仍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最后,让我们在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声中下课。6高中音乐欣赏课《黄河大合唱》教案课题《黄河大合唱》课型欣赏综合课教
师关玲学校抚顺市第十二中学年级高一年级教具多媒体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钢琴王子”朗朗在黄河壶口瀑布激情演奏《黄河》的视频,并提问引出课题《黄河大合唱》请看,在这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的画面中大家都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了解创作背景,引出课题)1、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引
导学生展开进一步探究。新课教学一、介绍词曲作家及八个乐章曲名二、赏析《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男中音独唱)1、下面我们屏住呼吸欣赏男中音独唱《黄河颂》,带着问题,我们在欣赏中听演唱。2、我们再一次分段欣赏男中音独唱《黄河颂》,在听赏的过程中思
考教师的提问。教师归纳总结提出的问题一、了解词曲作家及八个乐章曲名。二、赏析《黄河颂》思考1、本乐章共分几个部分?每一部分表现了怎样的音乐主题?(分为三个部分:朗诵词为序曲,展现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部分分为望黄河;颂黄
河。尾声激励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序曲—→主体—→尾声分段复听《黄河颂》思考:2、《黄河颂》体现“颂”为什么用男中音独唱?3、整个乐章展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从黄河的身上,我们学到了怎样的精神?教师小结:这个乐章中蕴含着三个方面深层次的情感,黄河养育了中华
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颂》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学生认真聆听音乐,思考问题,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再一次认真聆听音乐,思考回答教师的提问7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教师归纳总结提出的问题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通过教师的讲
解加深对作品的印象,让学生领悟作品的深刻内涵。三、欣赏《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并学唱《保卫黄河》,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进行二部轮唱。欣赏《保卫黄河》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欣赏后回答。思考:1、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轮唱)2、为什么要用这种演唱形式呢?(在这首作品里,首先运
用齐唱的演唱形式表现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团结抗日,勇往直前的抗日决心和斗争精神,然后又运用了轮唱这种合唱方法,并穿插“龙格龙格龙”的装饰句,不仅增强了歌曲的气氛,并生动地刻画解放军战士在青纱帐里与敌人智斗的英勇形象。轮唱这种形式它又把整首作品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使整部作品更为明亮、辉煌。3、教师
介绍大型声乐作品、大合唱、齐唱、轮唱的概念。4、学唱《保卫黄河》(1)再次介绍《黄河大合唱》创作背景及展示南京大屠杀图片,让学生深刻领会演唱此曲的情绪。(2)想一想: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和节奏特点?(3)先随音乐跟唱《保卫黄河》,教师随学生一起演唱(4)教师讲解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再
演唱、巩固作品(5)进行轮唱训练(教师讲欣赏《保卫黄河》,思考问题并回答教师的提问。认真聆听教师的讲解,加深对作品的深刻内涵的理解。了解大型声乐作品、大合唱及齐唱、轮唱。认真听教师的指导,能有感情地进行《保卫黄河》的齐唱和轮唱。8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保卫黄河》二部轮唱教学解轮唱过程中声部间注意的问题,及速度、力度及情感的处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学唱二部轮唱)5、在老师的指挥下有感情地进行二部轮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
下发挥团队精神进行轮唱四、课堂小结:教师总结:亲爱的同学们,黄河那激昂的涛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英勇不屈的民族,我们亿万万中华儿女在母亲河的陪伴下、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仍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与坚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最后,让我们在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的音乐声
中下课。聆听音乐、教师的总结,感受、回味整部作品的恢弘气势。学习黄河的精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