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秧歌》教学设计1-湘艺版.doc,共(4)页,13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58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什么是民族民间舞学科音乐授课班级授课时数一课时依据标准课程标准:1、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2、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3、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5、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6、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体制教育技术
标准:SETC·S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主要了解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性,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对文化和传承起着承载的作用,民族民间舞风格性的学习,对文化传承和对当代文化教育起到重要作用。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各种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加强对中国民族民
间舞蹈及音乐的理解和掌握。过程和方法:2)把握民间舞与其它舞种的风格特点,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全面掌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加强教学内容针对性与实用性,重视理论与舞蹈技能相结合,提高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达
到培养目标所规定要求。学习者特征分析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所以,在这节音乐课上,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与舞蹈,感受音乐与舞蹈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
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2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层次具体描述语句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
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编号对应的知识点学习目标层次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填编号2345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
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计3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在此可对拟采用的教学组织策略、
教学传递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和教学管理策略的选择作出简明的描述,也可以阐述具体的教法和学法。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基于主题的□基于案例的□基于问题的□基于项目的学习(教学)模式□传递接受模式□探究发现模式□问题解决
模式□自主体验模式学习活动方式□集体化学习□个别化学习□小组合作式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白板教室□网络教室□移动网络教室□自定义课堂教学结构设计课型□新授课□实验(实践)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
源)的作用和运用设计意图、依据导入新课学习新知巩固练习评价修正促进迁移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4形成性检测编号对应的知识点学习目标层次检测题的内容1填编号2345评价量表需要时,可在此处加入评价量表;
不需要时,将该栏删除。形成性评价本栏在每节课后必须及时填写。教学反思、总结需要时填写。不需要时,将该栏删除。感谢、其他填写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助过自己)表示的感谢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