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与舞蹈《西域传情——维吾尔族舞蹈》教学设计2-湘艺版.docx,共(3)页,22.15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57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中音乐选修模块——音乐与舞蹈教案《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西域传情”——维吾尔族舞蹈》一、教学目标:1、能基本掌握维族舞蹈的基本舞姿和动作韵律,并主动探索维族舞蹈与其文化和生活的关系。2、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
法,欣赏维族舞蹈和音乐作品,能用所学会的动作结合有关音乐或视频片段创编一个舞蹈组合。3、引导学生感受维族舞蹈的美感和魅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兴趣和关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维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韵律
,并通过学习和实践探究维族舞蹈的特点。难点:用所学会的动作结合有关音乐或视频片段创编一个舞蹈组合。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克服学生对少数民族舞蹈冷漠排斥的心理情绪。三、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分析法、体验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课前请学生们搜集有关维族服饰与美食等方面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3、舞蹈服装、道具。五、教学设计: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其风格特点的把握非常重要,本课是以通过探究文化生活与舞蹈的关系来进行基本动作的学习。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学习动作而学习舞蹈,而是通过对其文化生活的了解联系到舞蹈动作的学习,使学生理
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他们更加迅速、准确的把握舞蹈风格,并为后面的自主创编打下基础。本课以学生主动联想实践来学习舞蹈动作为出发点,教师起辅助、启发作用,与学生们一起探究蒙古族舞蹈动作,并在欣赏作品后讨论,归纳其舞蹈风格特点。在创编环节中,既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
现出来,同时又体验了舞蹈的乐趣。本课拓展延伸到“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这一话题上,充分的体现了高中生对民族舞蹈的关注度问题,更加让人值得反思,同时也提升了高中音乐课的价值内涵。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创设情景、激
发兴趣:课开始,教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表演一段舞蹈,请同学们欣赏。师提问:同学们,老师刚才表演的这段舞蹈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呢?生答:(维吾尔族族舞蹈)。展出课题: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中国少数
民族民间舞蹈“西域传情”——维吾尔族舞蹈》。2、自主探索、师生交流:搜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资料,并通过图片加深了解。师: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课前老师请同学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搜集有关维吾尔族的资料,现在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们对维吾尔族的了解,请三
个组的代表上台对你们组整理的资料做讲解:A、服饰与美食B、居住与交通C、民族盛会教师总结归纳: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hé)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
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民族——维吾尔族。维吾尔族原是公元三世纪游牧于中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一带的游牧民族。由于受部落间战争的影响,各个部落的分支逐渐迁徙西域(今新疆),先后曾被
译为“韦纥”、“乌纥”、“袁纥”、“回纥”、“回纥”、“畏兀(wù)儿”,以后才改为“维吾尔”,沿袭至今,是“团结”、“联合”之意。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中国最大面积的葡萄生产基地,即葡萄沟就在离新
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东南184公里的吐鲁番盆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那这些对维族的舞蹈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又注入了哪些元素?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的环节
——联想与实践。(二)、维族舞蹈的学习:1、联想与实践(课件结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所提供的素材,联想出具体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并加以实践、表演。A、花帽B、葡萄C、手鼓D、盘子教师总结:刚才这些动作元素都是来源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中,把这些生活中
动作进行艺术提炼,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舞蹈动作。新疆是举世闻名的歌舞之乡、瓜果之乡,还是黄金玉石之邦。新疆舞、新疆二胡、十二木卡姆(2006年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动律、动作
,探究风格:(1)A、动律组合:舞姿:昂首、挺胸、直腰基本体态膝部连续性的微颤(均匀)或变换动作前的瞬间微颤。B、手位:提裙位、提裙位、山膀立腕位、叉腰位、双托位、托按位、顺风旗位、胸前立掌位、托帽位、扶胸位(谢礼)常见步伐:踮步、进退步、三步一抬、点步、跺移步
、滑动冲步、自由步(2)、知识探究师:请同学们欣赏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维吾尔族舞蹈有何特点?这种特点是如何形成的?舞蹈特点: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趾都有动作。昂首、挺胸、
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通过对维吾尔族舞蹈的类型及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维吾尔族的舞蹈是与维吾尔族人的民俗和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的,
我们要想更加透彻地理解和演绎维吾尔族的文化和舞蹈,就一定要扎根于民间文化和人民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艺术,提炼艺术,并且善于吸收和借鉴其他艺术中的精华为我所用,这样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三)想象创编、体验情感:(1)、视频欣赏:A、《
刀郎麦西莱姆》B、《大漠之花》(2)、请同学们通过视频给予我们的信息结合本堂课我们学习的几个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和并展开联想,跟着音乐进行一段维吾尔族舞蹈组合,分小组一起编创,然后请几组同学上台表演。(四)拓展延伸、课后反思: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继承
和发扬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钟情于街舞、现代舞等带有流行因素的舞蹈,反而对于我国民族舞蹈文化不屑一顾,了解甚少,这很值得大家去反思。针对这种现象,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五)课堂小结、艺术升华:这堂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
中国少数民族维吾尔族舞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维吾尔族的舞蹈与他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其特点也同样与他们的人文地理,民族气质等因素紧密相连,这就是维吾尔族的灵魂,音乐与舞蹈的独特魅力。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有其特色的音乐与
舞蹈,除了维吾尔族舞蹈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民族民间舞蹈,这是人类的艺术宝库,今天我们只接触到一点,因为课堂是有限的,同学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希望同学们多多关注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这节
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