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与戏剧表演《歌剧《江姐》选段》教学设计1-湘艺版.doc,共(3)页,3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5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剧《江姐》选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积极参与欣赏、学习歌剧,感受歌剧音乐的艺术魅力。2、能随音乐哼唱《江姐》第二场次“青松林内红旗扬”唱段,从中体验演唱歌剧选段的乐趣。3、通过欣赏、演唱及表演的结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增
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畅谈《江姐》的社会价值。二、教学重点1、歌剧《江姐》的片段欣赏,通过音乐的情绪及剧情进行学习,开展角色互换教育。2、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内心体验,做到角色互换。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师问:
是什么让我们能够生活在这和平年代?生答:师生共同温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师:爱国是一种信仰,每个人表达爱国方式因人而异,请大家讨论你所知道的爱国诗词或故事。生:3、举例“巾帼英雄”人物生:花木兰、穆桂英、刘胡兰、党的女儿、江姐4、知识拓展(1)什么是戏剧?(2)歌
剧的概念?(3)简介歌剧的起源(欧洲)(4)中国歌剧的发展4、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歌剧《江姐》,感受一下江姐的爱国情怀。(三)新课教授(1)简介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a.根据著名作家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改编而成,196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
改编搬上歌剧舞台。b.编剧:阎肃(简单介绍主要代表作品)作曲:羊鸣、姜春阳、金砂。C.剧中音乐元素来源:全剧以四川民歌为蓝本,并吸取了川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素材,进行创作,既有强
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2)简介歌剧《江姐》剧情,主要唱段(教师可做示范唱)(3)欣赏歌剧《江姐》第二场次去“华莹山路上”(片段一)问题:江姐在去华莹山路
上,是一个怎样的心情?预示着什么?(请学生回答)师:高兴的心情,尤其是看到华莹山的壮阔,更是一片明亮,预示着解放事业胜利的光明。(4)教授学生唱“青松林内红旗扬”片段注意旋律中的四川音乐的特色,和装饰音的演唱,用情歌唱。(5)教授学生表演“江姐”片段。a、首先
教师讲解表演要领,再做一段示范表演,让学生跟着学习(让学生在讲台上边进行展示表演)b、学生自主学习表演台词表演部分“回到妈妈身边了„„就唱的他”。注意剧中人物的特点,声音,动作(学生在讲台上表演,教师给
予点评,可以再做示范表演)五、课后讨论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江姐》的社会价值。六、课堂总结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江姐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作为新一代革命接班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努力学习,为建设祖国的将来做出应有的贡献。一部出色的艺术作品不仅
体现在它的专业性和流传度上,更体现在剧中的角色塑造是否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歌剧《江姐》到现在还是频繁地出现在艺术舞台上,它是一部抒情的革命赞歌,在饱满的情感上还加入了紧张的戏剧冲突,把江姐的崇高形象竖立在人们的心中。“江姐”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崇高的革命精神却一直深深
的打动着我们,正如歌剧《江姐》的艺术价值一样,对人民生活的音乐审美和文化品味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下课的同时播放《红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