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学案-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docx,共(1)页,19.085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8.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学习目标目标A: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气候类型。目标B:了解本区是黑种人的故乡,本区的民俗和民居。目标C:结合材料说出本区的经济特点。目标D: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
严重性,简单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二、学习过程目标A: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气候类型。课前自学:1、读图8.26总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半球位置: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陆位置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图8.26并结合前面所学总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河流及气候类型。主
要地形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地形区:_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_______盆地。主要河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气候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_气候。目标B:了解本区是黑种人的
故乡,本区的民俗和民居。课前自学:1、非洲按照人种特征的明显差异可分为两部分,以为界,以北的是非,是以种人为主的的阿拉伯世界,而以南90%以上是种人,因此有“”之称。2、非洲的黑色人种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大都具有、、、等方面的艺术才华。3、非洲传统的民居是,与非洲的气候有关。目标C:结合材料
说出本区的经济特点。课堂探究: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是?目标D:认识本区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重性,简单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课前自学: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于是人们,,以扩大耕地面积;需要更多的肉类,
于是在草原上。这些做法导致土地肥力丧失、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课堂讨论:如何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