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歌唱《歌唱与合唱》教学设计4-人音版.docx,共(1)页,32.94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39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歌曲的调号、拍子以及对词、曲作者的了解。2、了解歌曲的内容及风格特点。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和指挥下完整的跟伴奏唱。4、通过演唱军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熟练的唱会《打靶归来》
这首歌曲。教学难点:在老师的引导和指挥下能够完整的跟伴奏演唱。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优盘、电子琴。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材分析《打靶归来》这首歌曲,著名的歌曲是音乐家“王永泉”于1960年在部队期间创作的。歌曲旋律的清新优美,不言而喻。歌中根据“旋律的音
名”所加的衬词和末尾的“口令”,更充分的展现了革命战士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战斗风貌和乐观精神。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打靶归来》这首歌。2.进行曲是一种富有节奏步伐的歌曲。最初它产生于军队的战斗生活,用以鼓舞战士的斗争意志,激发战士
的战斗热情,后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常采用这种体裁来表达集体的力量和共同的决心。雄劲刚键的旋律和坚定有力的节奏是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播放幻灯片本节课的歌名《打靶归来》。二、认识歌曲曲谱的基本知识1、认识歌曲的调号、拍子以及对词、曲作者和歌曲内容、风格的
了解。2、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挥下有感情的跟伴奏唱歌。三、分声部唱歌1、分二声部唱歌,在齐唱。2、全班合唱。四、表现歌曲的风格和力度。1、唱出军歌的特点,使歌曲唱的铿锵有力,意气风发。教师小结同学们,一
节课,大家都在“动”,“脑动”“心动”“身动”大家觉得累吗?(不累)同学们,你们的创造能力是很强的,你们带给老师的表现,让老师也在不断的“创造”,为了使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更有“创造力”让我们一起加油好吗。(好)让我们一起喊:加油!加油!篇二:《打靶归来》音乐教案祖国之恋——《红旗颂》教材版本:选自七
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红旗颂》教学课时:本课时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欣赏管弦乐序曲《红旗颂》感受各种乐器的音乐色彩。能够感受到音乐所描写的场景;能够在听赏完音乐后简单叙述音乐所描述的故事。教学重点:感受管弦乐优美流畅和磅礴的气势,了解音乐在描述不同的环境时的表现作用。教学方法:1.欣赏法(使学
生视听结合)2.讲授法(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师:作品来源。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作于1965年春,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雄伟庄严的情景。《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在心中孕育了十多年的作品。在构思
这部乐曲的过程中,吕七其明回忆了自己的战斗历程,心潮澎湃,乐思滚滚而来。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他废寝忘食,埋头创作,最终一气呵成。同年在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开幕式上,该作品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和上海管乐团联合首次演出,获得极
大成功。作品塑造的红旗形象令人难忘,那优美流畅的旋律和磅礴的气势使人振奋向上。板书课题: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师:欣赏作品。(第一遍,分部分欣赏)以音乐视频的形式引入,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采用视听结合的形式,全面提高学生欣赏的
积极性。师:欣赏作品前设问:在这一部分音乐中穿插了那首歌曲的音调?有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生:欣赏后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开头这一部分的音乐以国歌音调为素材,小号和圆号个反复一次,旋律高亢。接下来我们接着欣赏,下面这段视频描写了什么场景?
音乐给你什么感受?生:观赏后回答问题。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总结,这一部分引出歌颂红旗的主题,在钢琴清脆的和弦和木管闪动的音型伴和下,显得格外明澈。绚丽。连接部的音乐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能够试着说出乐器的名称吗?生:仔细听音乐回答问题。师:连接部的音乐优美、亲切,由双簧管
奏出,接下来的音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什么样儿呢?我们一起往下欣赏。生:根据音乐表达自己的联想和感受。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一个补充,音乐由优美、亲切变成坚定有力的进行曲。象征着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战斗、奋勇向前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