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六节:鼓乐铿锵》说课稿3-人音版.docx,共(3)页,18.08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3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鼓乐铿锵》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题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三单元第六节。所教的内容为湖南民间乐曲《锦鸡出山》、山西民间乐曲《滚核桃》、北京民间乐曲《童谣》以及基础知识“打溜子”、“鼓吹乐”、“吹歌”。课时安排为一课时。二、说教学目标:以音乐课程标准的定位为依据,本
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本课特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聆听《滚核桃》、《锦鸡出山》及《童谣》,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2、初步掌握“打溜子”、“鼓吹乐”、“吹歌”的基础知识。3、通过对《滚核桃》、《锦鸡出山》及《童谣》的感
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本国本土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关注与热爱。三、说教学重、难点:三首乐曲声音富于个性、演奏形式独特、可视性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视听《童谣》、《锦鸡出山》、《滚核桃》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的音乐基本素养参差不齐,所以对对部分锣鼓经、节奏谱的准
确把握较难,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四、说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来提高认识,获得知识。五、说教法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采用了新的教学
理念,教师的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1、创设情景教学法能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对比式进行
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作品和掌握知识。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视、听结合起来,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六、说教
学流程(一)导入:先让学生视观看一小段锣鼓视频音乐,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调动气氛](二)出示课题:鼓乐铿锵1、视听《滚核桃》,师生共同交流表演形式及演奏技法(包括乐曲的组成部分:头、身、尾三个部分);然后让学生描述一下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这个环节也安排1、2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思考)2、根据《滚核桃》总结出一种在中国农村流传最广的,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的乐种“鼓吹乐”,又称“鼓乐”。3、视听《锦鸡出山》,之后让学生描述一下乐曲所表现的情节,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这首乐曲实质表现了什么?(这个环节
安排1、2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思考)4、根据《锦鸡出山》的演奏乐器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总结出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打溜子”。5、视听乐曲《童谣》:(1)先熟悉音乐主题并练习口噙子数板的节奏。
(2)带问题聆听乐曲《童谣》,乐曲的音乐主题有几个?它们在乐曲中出现几次?(3)根据乐曲《童谣》总结出一种以吹管乐曲为主,打击乐曲为辅的一个类别“吹歌”。[以上几个环节重在体现了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
主完成的能力。](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选择“拓展与探究”第四题的第1小题)1、先让学生熟悉节奏谱。(可以师生互动)2、分组或自由组合进行打击乐合奏训练。3、相互评价。(在评价中尽可能多一些鼓励)[此环节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
态度。](四)课外作业的布置:收集或记录有关当地鼓吹乐的曲谱或音响资料。[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