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音乐-音乐鉴赏《第三十二节:歌剧艺术》PPT课件3-人音版.ppt,共(14)页,1.06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183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歌剧白毛女歌剧《白毛女》。全剧反映的是全国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冬至红军北上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的1937年秋和1938年春,发生在河北省某县杨格村的故事,地主黄世仁和佃户杨白劳、喜儿的矛盾冲突是主线。描写地主黄世仁在1935年除夕之夜借逼租为名,逼
死杨白劳,抢走喜儿,又把她奸污了。喜儿悲愤之极想自尽,被黄家老妈子救下。七个月后。黄世仁当上了团总又娶亲,他糟蹋了喜儿后又要把她卖给人贩子。张二婶得知后偷偷放喜儿逃出黄家,住在山洞中,三年后的1937年冬,成了‚鬼‛的喜儿在
奶奶庙与仇人黄世仁狭路相逢;当了八路军的王大春随部队打回杨格村。1938年春天,杨格村已成为八路军敌后抗日根据地,农一民翻身解放了,喜儿获救走出山洞把冤伸。《白毛女》通过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深刻表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农村的基本矛盾,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
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强烈表现了人民群众报仇雪恨、翻身求解放的愿望和理想。歌剧《白毛女》是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引下诞生的大型新歌剧。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加工改编而
成的。创作于1945年,是由贺敬之、丁毅编剧;马可、向隅、刘炽、陈紫、李焕之、瞿维和张鲁等集体创作的,是我国第一部新歌剧,在中国历史上,是一部是里程碑式的作品。歌剧是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有的歌剧只有
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对话三者兼而有之。《北风吹》、《风卷雪花在门外》、《我盼爹爹心里急》(喜儿独唱)、《扎红头绳》(喜儿、杨白劳对唱)、《十里风雪一片白》、《廊檐下红灯花了眼》、《我杨白劳犯了什么罪》、《老天杀人不眨眼》、《我要活》、《我有冤哪
、我有仇》、《想要逼死我,瞎了你眼窝》(喜儿独唱)《太阳出来了》(混声合唱)等等。1、该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2、边听赏音乐边联想喜儿是一个怎样的人?音乐速度稍快,从力度中刻画喜儿盼过年盼爹爹早点回家的喜悦和焦虑的心情表现了天真、祈盼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喜儿形象,但旋律下行使得音乐又带有忧伤
的情绪1、该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压抑、沉重)2、它的速度、力度与《北风吹》有什么不同?音色为何要用男低音?音乐与《北风吹》对比,速度较慢,节奏拉宽,音乐较低,力度较弱,男低音演唱表现了苍老无力,倍受欺凌心怀百感交集3、联想一下是一个怎样的人?(苍老、
无力、软弱、老实)4、除了音乐你还听到什么声音它有必要吗?除了音乐还听到风雪声,它把人们很快带入到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情境中,也暗示了杨白劳的悲惨命运与他的软弱性格有着紧密的联系。《扎红头绳》速度较快,节奏紧密,旋律多跳进,演
唱形式为对唱。表现了欢快活泼的情绪,刻画杨白劳对女儿的抚爱之情生动表现了喜儿无限喜悦的心情。杨白劳的唱段是由《十里风雪》深沉压抑的主题音调加以变奏而成的,它以加快速度,改变原节奏使曲调变得稍微欢快,表现杨白劳与喜儿相叙时的快慰心情。1、XXXXXXXXXXXXX
X422、X.XX.XXXXXXX43XXXXXXXXXX0XX今天我们欣赏了歌剧《白毛女》中的三个选段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天真期盼、欢快、悲恸。音乐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刻画出不同的艺术形象表达不同的情感。我们还知道了对塑造刻画音乐形象起重要作用的是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